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一场聚焦“杭州六小龙”企业领导人的对话环节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其中代表,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深入阐述了公司对空间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并大胆预测未来机器人发展规模——全球机器人数量或将突破700亿台,成为人类劳动力的十倍。
黄晓煌指出,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存在紧密关联,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基础支撑。“机器人要在物理环境中行动,必须具备对空间的理解、推理和行动能力,这正是空间智能的核心价值。”他强调,群核科技选择聚焦软件与算法层面,与宇树科技、云深处等硬件企业形成差异化协同,共同构建完整的智能生态链。
公开资料显示,群核科技旗下拥有三大核心产品:国内空间设计市场占有率达22.2%的酷家乐、海外版产品Coohom,以及面向室内环境AI开发的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黄晓煌透露,公司技术路线与DeepSeek形成互补:“我们侧重空间理解与推理,而DeepSeek专注于人类语言处理,两者共同推动智能技术边界拓展。”
针对空间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黄晓煌直言上一轮AI企业的探索存在明显局限。“多数企业仅停留在图像或视频理解的监控层面,缺乏真正的空间概念生成能力。”他以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的研究为例,强调空间智能应包含工具、大模型和数据等完整体系,而群核科技正沿着这一方向构建技术壁垒。
回顾公司发展历程,黄晓煌坦言经历了辨别式AI到生成式AI的技术浪潮。他透露,群核科技早在多年前就接触过生成式AI的雏形,但本轮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海量数据训练带来的质变。“过去认为通过图灵测试极其困难,但大语言模型通过互联网数据训练轻松实现了这一点。”这一发现促使公司调整策略,加大数据投入,训练出与物理世界高度一致的空间数据模型,有效解决了三维空间数据稀缺、成本高昂等难题。
对于物理AI的未来趋势,黄晓煌表现出强烈信心:“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已非幻想,当前工厂中大量自动化设备就是证明。”他预测,机器人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将在两三年内完成,但要达到人类级别的灵活性与智能水平仍需较长时间。“未来十年,我们将见证机器人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最终形成700亿台规模的智能劳动力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