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大卖场模式在2023年遭遇寒冬,曾经被视为“金饭碗”的零售业态轰然倒塌。面对行业巨变,调改、折扣化、即时零售等新概念如潮水般涌来,让众多零售企业陷入迷茫。在这场变革中,安徽安德利董事长陈学高以其40年的零售深耕经验,为行业提供了一份独特的生存指南。
安德利的发展轨迹堪称县域零售的传奇。1984年,这家起源于庐江县工业品贸易中心的小型国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几经沉浮。1991年,时任普通员工的陈学高临危受命,带领企业完成国企改制,并在2016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创造了县域零售上市的奇迹。但陈学高并未沉浸在上市的喜悦中,他清醒地认识到:“增长的顶峰越高,下探的深度越深。”
在2000年至2015年的高速扩张期,安德利虽取得业绩连年增长,但粗放式管理带来的隐患逐渐显现。2016年上市后,面对银行主动放贷的诱惑,陈学高却选择按下暂停键。“停一停,解决自身问题,才能基业长青。”这八年被内部称为“抗战期”,期间陈学高没有开新店,而是专注团队重塑和管理升级。
“做企业最难的是处理人的问题。”陈学高回忆道,在转型期,他用八年时间以温和方式调整团队结构,既未伤害老员工感情,也避免了经营动荡。这种战略定力让安德利在行业疯狂扩张期保持清醒,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2025年初,安德利无为店调改后单日销售额达157万元,同比增长8倍。这一成绩背后,是陈学高独特的调改逻辑:“调改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员工有内在驱动。”他拒绝短期行为,坚持“小步快跑”策略,通过员工头脑风暴确定可行方案,确保调改符合县域消费实际。
“2025年元月给员工涨薪15%,这是长期积累的财富分享。”陈学高认为,调改成功源于员工积极性提升。上半年营收增长15%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无为店模式将成为可复制的模板,合肥新店已在筹备中。
在陈学高看来,调改是当下,供应链才是未来。他每月20多天奔波全国选品,打造的“三利风供应链”平台已覆盖长三角地区。这个不设门槛、不收费用的平台,由安德利承担每年500万运营费用,先试销再推广,只为会员企业赋能增量。
“作为安徽省商业联合会会长,我有责任为长三角零售业谋福利。”陈学高透露,三利风已与国际供应链巨头三菱商事达成合资意向,将通过日本冷链体系引进全球优质商品。11月12日至14日,第四届长三角商业发展促进大会将在合肥召开,届时将发布更多合作内容。
面对实体零售的至暗时刻,陈学高用登山比喻企业处境:“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在半山腰,向上困难重重,向下万劫不复。”他建议企业先客观评估自身,挖掘内部潜力,避免盲动或躺平。“突破云层后,乌云之上定是阳光灿烂。”
这位从业40年的零售人强调,解困没有标准答案,企业家需保持战略定力,在擅长领域走出差异化道路。安德利的二次创业证明,通过调改激活内生动力,以供应链构建竞争壁垒,传统零售也能实现腾飞。在陈学高的带领下,这家县域起家的企业正带动安徽乃至长三角商业进入新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