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赵波:第三消费时代,PEST增长飞轮为酒业营销注入意义新动能

   时间:2025-11-03 18:15:4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货架上商品堆积如山,信息洪流随时可触,现代消费者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在拥有无限选择权的时代,消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种"意义焦虑"正成为消费社会的核心矛盾。数据显示,2013-2024年间中国快消行业呈现显著"量价背离"特征:酒类销量持续下滑,销售额却逆势增长。这一悖论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已完成从第二到第三消费时代的跨越。

新经销社群创始人赵波在2025年秋季糖酒会期间指出,00后消费群体中47%的决策受情绪价值驱动,这标志着消费动机的根本转变。从"生存型消费"到"改善型消费",再到当前"意义型消费"的演进轨迹清晰可见:第一消费时代解决"有无"问题,第二消费时代追求品质升级,而第三消费时代则聚焦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以精酿啤酒为例,其消费动机已从单纯的口感享受,转变为生活方式与圈层归属的象征。

传统营销模式在供给过剩时代遭遇全面挑战。当基础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消费者的关注点转向心理层面的满足。企业面临的课题不再是生产更优质的产品,而是创造不可替代的消费理由。这种转变要求品牌重新定义价值维度——从物理属性转向心理属性,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鸣。

赵波提出的PEST增长飞轮模型,为破解当前困局提供了系统框架。该模型包含四个核心要素:价值定位(Position)需构建稀缺感与优越感,情绪连接(Emotion)要提供心理慰藉,场景触发(Scene)应设计精准的心理代办任务,部落归属(Tribe)则要打造身份认同的共同体。以限量版名酒为例,其价值不仅在于酒体本身,更在于成为社交资本的认证符号。

实现这一转型需要企业完成三大重构:价值主张要从功能效用转向情感意义,用户关系要从单次交易转向长期共生,市场通路要从广泛分销转向精准触达。某新兴酒饮品牌通过打造"深夜治愈时刻"的消费场景,将产品定位为加班族的自我犒赏,成功实现单月销量增长300%。这种转变证明,当物理供给趋于饱和时,心理供给的创造空间反而无限广阔。

在物质丰裕时代,消费者正在寻找新的精神栖息地。酒类行业的变革具有典型意义——企业无法改变客观世界的过剩,但可以通过重构消费意义来影响主观世界。当品牌成为情绪价值的提供者、身份认同的构建者、意义网络的编织者时,就能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这种转型不仅关乎商业策略,更是对消费社会深层需求的回应。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