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证监会与中基协联合发布指引及细则,规范公募业绩基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1-01 00:16: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近日联合发布重磅文件,旨在规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管理。其中,《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同步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两份文件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核心目标,通过全链条监管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内部管控方面,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覆盖基准设定、变更、披露的全流程机制,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外部约束则涵盖托管、销售、评价等环节,形成多维度监管网络。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填补了公募基金监管规则空白,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文件突出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产品的表征作用。根据境外成熟市场经验,基准能帮助投资者明确产品风格与风险收益特征。《指引》明确要求基准需充分体现产品定位,与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目标、范围、策略等保持一致。同时规定基准选定后不得随意变更,严禁因市场短期波动或排名压力调整基准。《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要求,包括通过科学测评确保基准适当性,规范展示方式,并要求指数类基准需具备充分代表性与持续运作能力。

针对境内基金管理存在的"风格漂移"问题,文件强化了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指引》要求管理人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提高基准选取决策层级,由公司管理层承担主要责任,并设立独立部门监测投资偏离情况。《操作细则》补充规定,管理人需定期评估偏离合理性,建立风控模型与指标阈值,合规部门需在新产品开发等环节进行合规审查,并建立健全内部问责机制。

在考核体系方面,文件推动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机制。《指引》明确要求管理人将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盈亏情况挂钩,健全薪酬管理机制。对于长期业绩明显低于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相关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显著下降。此举旨在纠正行业过度关注短期排名的倾向,引导基金经理回归价值投资本源。

为构建良性互动生态,文件对托管、销售、评价等机构提出明确要求。托管人需履行投资风格监督职责,销售机构展示业绩时应同步披露基准表现,评价机构需将基准作为重要评价依据。信息披露方面,要求规范基金合同与定期报告内容,提高运作透明度。《操作细则》细化规定,托管人需核查管理人风格库清单,评价机构应建立长期分类评价体系,管理人则需披露实际投资与基准在收益率、波动率等方面的对比情况。

配套措施方面,证监会将指导行业平稳过渡,推动存量产品基准优化。基金业协会将组织专家研究建立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并修订绩效考核指引,将基准对比情况纳入高管与基金经理薪酬考核体系。同时,证监会将强化日常监管,对违规行为重点打击,推动各方归位尽责。常态化注册与基准挂钩的浮动管理费基金产品,进一步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