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全国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东省以691家企业的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深圳市表现尤为亮眼,共有347家企业成功入选,新增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再次彰显了这座城市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方面的强大实力。
回顾过往批次,深圳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公示名单中,深圳分别有275家、309家和296家企业入选。这一持续增长的态势,不仅体现了深圳在产业创新方面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其对企业发展的全方位支持。
从区域分布来看,深圳各区在此次评选中表现突出。宝安区以102家企业的入选数量领跑全市,南山区、龙岗区和龙华区紧随其后,分别有84家、53家和47家企业入选。这四个区合计占深圳入选企业总数的超过82%,形成了以核心区域为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宝安区和南山区的突出表现,尤其得益于其在制造业和创新领域的显著优势,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工业和信息化部构建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涵盖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要成为“小巨人”企业,需满足严格的认定标准,包括专业化程度、精细化水平、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产业链配套能力以及主导产品相关指标等。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指出,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集中涌现,得益于其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生态。这座城市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创新资源、资本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为新技术、新业态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宝安区和南山区为例,它们凭借制造业和创新领域的双重优势,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高地。
韦福雷还强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企业不仅是行业创新的先行者,其技术和创新模式还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能够带动区域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同时,作为产业链的链主或骨干企业,它们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