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Brian Niccol)在近日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就外界关注的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出售问题作出最新回应。他表示,已有多个高质量合作伙伴表达出浓厚兴趣,这些合作伙伴均认可星巴克品牌价值及其中国团队的潜力。公司计划保留星巴克中国业务的重要股权,同时对这一市场的长期增长前景保持信心。
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凯茜·史密斯(Cathy Smith)进一步说明,星巴克在潜在交易中主要关注三个核心价值点:合作伙伴的前期投资规模、公司保留的中国业务股权比例,以及未来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安排。她强调,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仍是当前重点,目的是充分释放星巴克在中国的增长潜力。
市场关于星巴克考虑出售中国业务股权的传闻始于去年下半年。当时公司发言人曾回应称,将持续致力于中国区业务发展,并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高瓴资本、凯雷投资和信宸资本等多家机构参与了星巴克中国区的反向管理层路演。到9月,科创板日报称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已进入最终候选名单,收购案进入最后一轮谈判阶段,预计10月底前确定结果。
在回应股权出售进展的同时,星巴克发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第四财季总净收入达95.69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市场预期;但营业利润降至2.78亿美元,同比下滑78.7%;归母净利润为1.33亿美元,同比减少85.4%。
中国市场表现成为亮点。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实现营业收入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全年营收达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销售额增长2%,交易量提升9%,门店经营利润率维持两位数水平,且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改善。截至财年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8011家,覆盖1091个县级市场,其中第四季度新开83家门店,进入47个新县级市场,全年新增415家门店。
凯茜·史密斯分析称,中国业务增长得益于产品创新和配送业务的快速发展。团队通过动态优化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有效适应了市场变化。例如今年6月,星巴克中国对数十款非咖啡饮品推出“心动价”,大杯产品平均降价约5元,最低降至23元。公司当时回应称,此举旨在拓展非咖啡饮品市场,而非参与价格竞争。
在财报会议上,管理层特别提到中国、日本、英国和墨西哥等市场的领先表现。其中中国市场持续实现增长并提升盈利能力,为第四财季整体销售业绩提供了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