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锂电池板块两家上市公司——欣旺达与鹏辉能源近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受行业景气度提升影响,两家企业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其中欣旺达以165.49亿元季度营收领跑,鹏辉能源则凭借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977.24%的表现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财报,欣旺达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4%至165.4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5.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51%。该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35.34亿元,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15.94%。值得注意的是,其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提升至18.54%,较二季度提高3.6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从一季度的0.24%攀升至3.10%,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不过,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74%,显示主营业务盈利增长压力仍存。
鹏辉能源则展现出更强劲的增长弹性。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32.80亿元,同比增幅达74.96%,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激增977.24%。其前三季度营收75.81亿元,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23%和89.33%。数据表明,鹏辉能源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环比提升6.69个百分点至18.07%,销售净利率回正至6.38%,成为业绩爆发的关键驱动力。但该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仅1571.73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高达86%,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亟待夯实。
两家企业业绩分化背后折射出不同发展路径。作为行业龙头,欣旺达已进入稳定增长期,其规模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形成护城河。该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激增41.20%,在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储能业务更呈现满产满销态势。而鹏辉能源作为后起之秀,正通过精准布局细分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其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先发优势与市场拓展策略成效显著,但费用端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1.31%也暴露出扩张期的成本压力。
市场分析指出,欣旺达需验证高额研发投入的转化效率,技术迭代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维持领先地位;鹏辉能源则面临高增长可持续性考验,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其能否通过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落地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关键。两家企业同日股价分别上涨6.57%和8.52%,资本市场正用真金白银为不同发展模式投票。
财务数据显示,欣旺达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1.68个百分点至15.29%,费用增长主要源于研发与市场拓展投入;鹏辉能源期间费用率仅微增0.12个百分点至11.52%,费用增速与营收增长基本匹配。这种差异反映出成熟企业与成长型企业不同的战略选择——前者侧重技术储备,后者聚焦规模扩张。
随着2025年进入冲刺阶段,锂电池行业技术竞赛与市场争夺愈演愈烈。欣旺达的稳健经营与鹏辉能源的激进扩张,恰似行业发展的两面镜子,映照出技术迭代周期中企业生存策略的多样性。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既考验着参赛者的耐力,更检验着其把握转型时机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