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管理框架中,财务指标、KPI与OKR常被视为战略决策的核心依据,但这类“后视镜式”指标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医疗AI基础设施企业Corti的CEO安德烈亚斯·克莱夫(Andreas Cleve)提出一种创新理念:通过追踪组织内部及客户沟通中的“陌生指标”,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当下动态,为未来变革提供依据。
克莱夫认为,AI时代的管理需突破迈克尔·波特式竞争模型的束缚,转而强调快速行动与创新能力。他将“对话节奏”视为关键代理指标,涵盖内部团队协作与客户沟通的双重维度。例如,Corti通过分析Slack平台上的沟通模式,开发出一套独立方法,能够穿透正式组织架构,揭示隐藏的非正式协作网络。
具体实践中,Corti监控消息总量与客户渠道活跃度,识别沟通孤岛的形成与效率衰减区域。系统会追踪关键人员是否建立有效对话,并确保信息流通不受层级壁垒阻碍。这种方法与Corti的八周主题周期形成协同,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子任务,贯穿整个组织。
“陌生指标”的价值在于提供前瞻性洞察。克莱夫通过每周沟通分析会与每月战略复盘,判断客户是否在脱离企业支持的情况下取得进展。尽管不涉及消息内容审查,但这种量化分析仍比传统指标更具预测性。例如,新冠疫情后,Corti通过沟通数据发现应用程序支持业务的脱节,转而聚焦AI基础设施服务,这一转型虽引发投资者质疑,但最终凭借数据说服力获得支持。
然而,过度依赖短期指标可能侵蚀长期价值观。上市公司面临的“短期主义”挑战尤为突出——投资者对确定性的追求往往催生对近期事件的过度关注。埃尔斯伯格悖论显示,人类倾向于选择已知的较差选项,而非未知的更好可能。这种心理导致企业可能牺牲长期愿景,换取短期业绩的稳定。
为平衡这一矛盾,克莱夫采用双轨制治理:每月非正式董事会会议聚焦敏捷调整,季度正式会议则强化长期战略。八周主题周期虽能提升执行力,但也可能使战略意识较弱的员工偏离文化核心。此前与Vidya Peters的讨论亦指出,愿景需通过持续沟通得以巩固,而非依赖周期性任务分解。
传统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并未被否定,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反映创新、生产力与客户成功的实时变化。Corti的实践表明,结合“陌生指标”与经典框架,企业既能捕捉当下动态,又能坚守长期目标。随着AI重塑商业逻辑,优化人类沟通模式或将成为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