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9月新设企业日均超1400家,软硬支撑双发力,营商“活水”润企成长

   时间:2025-10-22 18:11: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数量突破26万家,其中9月单月新增企业达33149家,日均注册量超过1400家,同比增长22.46%。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企业总数已接近300万家,国企、民企、外资三大市场主体呈现协同发展态势。这一数据被视为观察城市营商环境的"温度计",折射出市场主体对区域经济生态的持续信心。

在静安寺商圈,网红烘焙品牌"巴适得板"的转型案例颇具代表性。该品牌计划在原店址旁开设融合咖啡、西餐的新业态门店时,因首次涉足西餐领域,在食品经营许可、后厨布局等方面遭遇合规难题。静安寺市场监管所及时提供的《小店开业指南3.0版》,通过可视化"样板间"设计,清晰标注工作区、仓储区、出餐区的动线规划,帮助企业一次性通过审批。这种"靶向服务"模式,使新门店从注册到开业的时间大幅缩短。

市场监管部门的创新服务正在重塑企业办事体验。黄浦区推出的"企易注"数字化工具,通过整合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房屋交易等部门数据,构建起楼宇企业动态信息库。截至9月底,该系统已覆盖157栋商务楼宇,为5603家企业提供便利化登记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企业信用数据的"无感监管"试点正在推进,首批10栋信用良好的楼宇将享受差异化监管措施,除必要飞行检查外,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外资企业用真金白银为上海营商环境投票。化妆品行业巨头拜尔斯道夫集团的经历颇具说服力:其旗下Thiamidol 630原料获批成为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的首个新原料,背后是市药监局三年持续指导与青浦区多部门组成的专班服务。今年初,集团追加3142万美元投资用于本土研发和智能化产线升级,其630系列美白产品通过大贸渠道上市后,预计将实现双位数增长。数据显示,9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707家,同比增长超12%,前9个月累计设立逾5500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企业落户的新热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实亚公司6月在沪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及奉贤工厂,一期投资达10亿元。公司CTO许同盟坦言,上海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高端人才储备和出海区位优势是主要考量因素。在AR眼镜领域,行业"链主企业"XREAL将总部迁至上海后,不仅获得浦东创投集团2亿元独家投资,还通过"明珠创客·陆创营"获得空间和孵化配套服务,预计两年内实现智能眼镜产品100%国产化。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行政审批"减负"同样显著。欧普照明与复旦大学联合实验室在注册科技类新公司时,面临企业名称能否体现商标的难题。徐汇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梳理商标持有方信息、提前与市局沟通名称核准,使企业通过全程网办系统,在21分钟内完成注册手续并同步获取电子营业执照。这种"轻审批"体验,正是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微观写照。

世界银行2025年中国企业调查显示,在59个营商环境测评点中,我国有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而上海企业在获取金融服务等22个测评点上表现突出。从网红小店的"样板间"指南到跨国企业的"基金+基地"扶持,从数据共享的"企易注"系统到信用导向的"无感监管",上海正通过8年持续实施1200余项改革举措,将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