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零食量贩谋变:好想来、良品铺子等为何集体转型综合超市,背后有何考量?

   时间:2025-10-18 03:27:5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好想来、良品铺子、锅圈等专业零食量贩品牌正计划向全品类综合超市转型,其中好想来更是被曝出正在筹备名为“万市大集”的综合超市品牌。这一动向引发了业内对零食量贩业态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

据猎头行业人士透露,近期多家零食量贩企业委托猎头机构大量招募综合超市领域的管理与运营人才,招聘电话频繁打向零售行业资深从业者。这一现象背后,是零食量贩头部企业已率先迈出转型步伐——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组建的鸣鸣很忙集团,此前已开始试水综合超市业态。

针对此轮转型潮,商业分析人士指出,零食品类经营面临天然局限是重要诱因。单一零食专营店的受众覆盖面较窄,护城河深度不足,在硬折扣超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这类业态的生存空间正受到挤压。以盒马NB为代表的硬折扣模式,通过多品类组合与极致效率,正在重构社区零售格局。

硬折扣业态对专营店的冲击体现在五个维度:首先是流量成本优势,综合性门店通过多品类交叉销售降低引流成本,例如熟食顾客可能同步购买水果零食;其次是专业能力提升,硬折扣精选的1000余个SKU在细分品类上已达到专业级水准;第三是运营效率,大门店(500-1000㎡)支撑更高客流与周转效率;第四是性价比优势,通过高自有品牌占比实现低价;最后是加盟市场分流,综合超市对优质物业加盟商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看,零食量贩转型存在双重考量。渠道下沉方面,该业态已渗透至五线市场,进一步扩张需要突破品类边界。商业变现层面,通过引入日用品等刚需品类,既能扩大客群基础,又能提升客单价与整体毛利。特别是零食消费的非刚需特性导致进店频次不足,综合超市模式可通过增加生鲜、日化等高频品类,有效提升用户粘性与会员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零食量贩企业已开始布局线上到家服务,部分门店线上订单占比达三分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配送成本问题,在综合超市模式下可能得到更优解——多品类组合销售有助于分摊物流成本。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正在推动零食专营店向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演进。

当前零售市场呈现明显分化:硬折扣模式通过效率革命重构成本结构,专业店则面临要么扩大品类、要么深化专业的选择。这场转型浪潮背后,实质是零售企业为应对存量竞争,在客流获取、成本管控、用户运营等方面展开的全维度竞争。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