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紫金矿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达378.64亿元,同比增长超五成,其中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7%,毛利率较二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这一成绩单看似亮眼,但股价却在财报发布后微跌0.98%,市场表现与业绩数据形成鲜明反差。
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量价齐升”。报告期内,公司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20%,矿产铜产量增长5%,恰好赶上金铜价格上行周期。得益于产销两旺,利润空间得以充分释放。然而,市场资金流向却透露了另一番景象:10月17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68亿元,游资净流出1.47亿元,而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这种资金结构变化,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存在“利好兑现”的短期操作心态。
深入分析发现,市场担忧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三季度铜产量环比下滑6%,二是部分矿山因品位下降、折旧增加导致成本上升。这些细节虽未动摇长期逻辑,却让短期资金趋于谨慎。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机构给出的目标价高于现价,近90天内17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显示长期资金对其成长性的认可。
从战略布局看,公司未来三年规划清晰:金、铜产量将分别增长30%和40%,卡莫阿、巨龙等铜矿扩产项目陆续落地,预计2028年铜产量可达160万吨。成本控制方面,其铜矿单位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即便铜价波动,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种“资源储备+产能扩张+成本优势”的组合,构成了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支撑。
对于投资策略,建议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短期来看,股价回调为观察市场反应提供了窗口期,无需急于操作。中长期则需重点关注两个变量:一是巨龙铜矿二期等扩产项目能否按计划投产,二是铜价能否维持稳定或进一步上行。在金属价格周期中,具备资源储备、扩产能力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往往能在行业波动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