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都市丽人(2298.HK)公布的半年度财报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4.36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达5779.6万元,同比增长15.6%。这一成绩让投资者重新将目光投向这家老牌内衣企业,而其创始人郑耀南的创业历程也随之成为热议话题。
1975年出生于福建古田山区的郑耀南,中专毕业后进入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但怀揣着"看看世界"的梦想,1995年他带着500元积蓄登上开往深圳的绿皮火车。初到特区,这个没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只能在沃尔玛当保安。然而,他并未满足于这份"打卡巡逻"的工作,而是开始观察顾客行为:谁在化妆品区停留最久,哪些商品最受欢迎,销售员如何与顾客沟通。
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很快让他获得转机。当发现一瓶面霜售价相当于自己月收入一半时,郑耀南开始主动学习销售技巧。他利用休息时间在化妆品柜台帮忙,记录顾客偏好,甚至研究如何化解价格质疑。这种执着最终打动了店长,使他从保安转型为销售员。
在销售岗位上,郑耀南展现出独特的经营理念。他不仅关注成交率,更重视建立长期客户关系。通过定期回访、解决售后问题,他积累了大量忠实顾客。这种以服务为核心的营销方式,使他迅速晋升为销售经理,并在此期间结识了妻子吴小丽。
1998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郑耀南辞去工作,用2万元积蓄在深圳布吉租下12平米的车库,创办了"都市丽人"化妆品店。初期经营并不顺利,首月仅盈利数百元。但通过分析销售数据,调整商品结构,推出"买二送一"等促销活动,小店逐渐走上正轨。一年后,连锁店扩张至8家,年利润突破百万。
2000年前后的一次街头观察,彻底改变了郑耀南的商业版图。他注意到内衣市场存在明显断层:高端品牌价格昂贵,地摊货质量堪忧。这个发现促使他果断转型,将6家化妆品店改为内衣专卖店。为深入了解需求,他甚至在店门口与女性顾客交流,记录她们对舒适度、款式的具体要求。
这种用户导向的经营策略很快见效。郑耀南根据南方女性体型特点调整产品设计,采用软胶骨替代传统钢圈,开发出既舒适又美观的内衣。2003年非典期间,当多数商家收缩规模时,他逆势扩张,以低价租下多个优质铺位,门店数量增至50家。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他又以1.2亿元收购东莞三家制衣厂,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2012年,郑耀南做出关键决策:聘请林志玲为品牌代言人。尽管代言费高昂,但他认为这符合品牌升级需求。广告投放后,"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的口号深入人心,门店数量突破6272家。2014年,都市丽人成功登陆港交所,市值一度达200亿港元,郑耀南也以85亿身家跻身富豪榜。
然而,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快速扩张的都市丽人带来挑战。从2016年开始,公司面临库存积压、销售额下滑的困境。2019年净利润亏损9.8亿元,半年关闭743家门店,股价大幅下跌。面对危机,2021年底郑耀南重新出任CEO,开启二次创业。
回归后的郑耀南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发现产品与年轻消费者需求脱节。他果断调整策略:清理3亿元库存,改革订货模式,将全年订货比例降至70%;更换更具亲和力的代言人;推出19.9元的无痕背心等爆款产品。在渠道方面,实施"大省强县"战略,在人口大省县城开设900家门店,同时发展电商联营模式。
这些改革成效显著。2024年公司营收达30.1亿元,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96.96%;电商GMV突破15亿元,线下门店稳定在4500家。郑耀南夫妇持股35.67%,获得1280万元分红。如今,他仍保持每天工作14小时的习惯,办公室里摆着《中国女性内衣白皮书》和记录顾客反馈的笔记本。
从山区青年到商业领袖,郑耀南的创业历程展现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他通过观察消费者行为发现商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策略,在危机中勇于变革。这种扎根市场、贴近用户的经营理念,为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