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的双重觉醒,中国饮料市场正经历深刻转型。主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七个月,饮料行业销售额突破216亿元,同比增长27.8%,销量增幅达37.4%。这一增长背后,是市场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曾经依赖单一爆品的时代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以“流量品”为核心的细分赛道竞争,健康化、场景化、功能化成为贯穿行业的主线。
渠道格局的分化成为市场变革的显著特征。抖音平台凭借价格优势(均价上涨31.9%)快速崛起,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4%跃升至2024年的17%,成为茶类、果味饮料等品类的重要增长引擎。淘系平台虽仍占据半壁江山,但均价普遍下降,销量成为主要驱动力;京东、淘宝则分别在中高端与性价比领域保持稳定。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种草能力,正成为新品快速渗透市场的关键——山姆会员店的Member’s Mark果汁、盒马MAX系列饮料,通过“高性价比+会员专属”策略占据货架核心位置;抖音平台上,轻上白桦树汁通过“原产地直采”短视频内容,单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健康化已从产品附加值转变为市场准入门槛。2024年第二季度,饮料新品销售额达1.23亿元,同比增长82.1%,且几乎所有新品均围绕“健康”展开:0糖0脂0添加成为基础配置,元气森林绿豆水、王老吉无糖草本凉茶等产品凭借“干净配料表”赢得消费者青睐;营养补充类饮品兴起,娃哈哈钙铁锌奶饮品、含益生菌的果蔬汁等,将“解渴”功能延伸至“养生滋补”领域。天猫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者对饮料成分、份量的讨论占比显著提升,“无糖添加”“维生素丰富”成为高频词,儿童群体家长更将“营养健康”作为首要选购标准。
细分品类中,茶饮料、鲜食饮品、功能性饮品表现突出。茶饮料市场2024年前七个月销售额达26.4亿元,同比激增114.3%,无糖乌龙茶、茉莉花茶占据主流,东方树叶、三得利等品牌凭借“0糖0卡”“原叶萃取”稳居热销榜;鲜食饮品市场规模达41.4亿元,同比增长29.5%,NFC果汁(非浓缩还原)成为核心品类,汇源100%NFC西梅汁、农夫山泉NFC橙汁等产品以“鲜榨”“无添加”满足消费者对天然的需求;果味饮料虽整体增速放缓至8%,但健康化转型明显,0脂肪、0色素的椰子水、山楂汁成为新宠,礼想纪鲜椰子水、好望水望山楂等产品在抖音平台销量破千万。
“场景细分”正在重构产品逻辑。运动后喝电解质水(东鹏补水啦)、办公室熬夜喝轻咖啡因饮品(星巴克芒果火龙果轻咖)、大餐后喝解腻茶(轻上西梅乌龙)、三伏天喝祛湿养生水(元气森林红豆薏米水),每个场景都对应专属产品。这种细分不仅体现在功能上,还延伸至季节、人群——夏季推出HPP鲜饮(超高压冷杀菌技术,保留更多营养),冬季主打可加热植物蛋白饮料(宏宝莱花生露、祖名有机玉米汁);针对Z世代推出“朋克养生”饮品(人参调酒、虫草咖啡),针对中年人群开发“温和滋补”茶饮(方回春堂三伏养生茶),场景化创新让饮料从“解渴工具”变为“生活方式载体”。
渠道碎片化带来新挑战。多数新锐品牌难以实现全渠道覆盖,往往在单一平台成为“小爆款”,却难以跨越渠道边界成为全民产品。这也加剧了“流量品”的短期属性——新品从上市到热度消退的周期,已从五年前的18-24个月缩短至6-9个月。对于消费者而言,市场变化意味着更多元的选择与更透明的信息;对于行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健康化、细分化、场景化的趋势下,只有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快速响应渠道变化的品牌,才能在“流量品时代”持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