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西北大地的番茄迎来丰收季。近年来,以番茄火锅为代表的味型产品快速崛起,不仅成为火锅消费新宠,更为国内番茄产业开辟了全新市场空间。据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轻人「火锅」报告》显示,番茄锅底已跃居年轻人最喜爱的锅底类型前三,仅次于麻辣与潮汕牛肉锅底。
作为行业标杆企业,海底捞今年将"6斤番茄锅"作为秋季核心产品推向全国。这款采用北纬40°黄金种植带新疆、内蒙古番茄的锅底,经过15年配方打磨,形成1:11的黄金酸甜比例。数据显示,2024年该单品销量突破7000万份,带动番茄全品类采购量超7万吨,直接推动中国加工番茄产量从2018年的380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4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8%。
在产品创新层面,海底捞构建起"基础款+创意款"的立体矩阵。全国门店统一供应的黄金蜂窝炸蛋成为吸汁神器,与番茄汤融合后既保留蛋香又增添醇厚;区域门店则推出差异化组合,广东福建地区上线窝蛋鲜牛肉,山东上海推出优选嫩牛肉,南京青岛等地更推出14.9元限时海鲜套餐。这种"全国基础+区域特色"的策略,使单店日均鲜切牛肉用量达五六吨。
海鲜品类成为秋季另一增长极。随着休渔期结束,16个省份的600余家门店同步上架蛏子、鲍鱼等6类海鲜产品。苏州门店推出的苏式蟹粉干贝锅底,将蟹香与干贝鲜味完美融合;安徽地区的老母鸡汤锅底则以醇厚汤底适配鲜切牛肉,形成地域特色与产品特性的深度咬合。
消费端的需求变革正反向重塑供应链。在宁夏、甘肃等鲜切牛肉主产区,海底捞的采购量增长带动当地养殖业升级;新疆番茄种植基地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将出口导向型产业转向内需市场。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有超100家主题店专注鲜切鲜活产品,形成涵盖牛肉、海鲜、脆皖鱼等品类的完整供应体系。
这种供需互动催生出独特的消费仪式:社交平台上,"番茄锅创作热"持续发酵,消费者开发出响铃肥牛卷虾滑等30余种隐藏吃法;线下门店则通过黄金菌菇双拼、番茄慕斯等跨界产品,持续拓展味觉边界。当"先喝番茄汤"成为用餐仪式,当鲜切牛肉实现当日配送,餐饮企业正通过产品创新构建起消费升级与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