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指导下,正式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报告(2025)》。报告显示,银行业以69.11的综合健康指数领先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凭借卓越表现入选"202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企业",成为银行业仅有的两家上榜机构。
作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截至2025年6月30日,42家上市银行总市值达10.99万亿元,占全市场12.14%;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5万亿元,净利润2.17万亿元,利润占比高达38.71%。这些数据印证了银行业在经营稳健性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突出优势。
本次百强企业评选基于违法违规记录、经营稳健性及行业标杆性三大维度,通过400余项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筛选得出。报告特别指出,入选企业普遍具备更强的财务韧性、更完善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以及更清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其中,银行业仅有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两家机构达到评选标准。
工商银行的表现尤为亮眼。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行总市值2.54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净利润1688.03亿元,各项指标持续领跑行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上市19年来保持信息披露零差错记录,并在金融监管总局"大型银行公司治理评估"中蝉联榜首,展现出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据介绍,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研究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形成覆盖治理结构、财务健康、社会责任等9大系统、39个子维度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依托同花顺海量市场数据和专业研究团队,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硬道理》中强调:"规范的公司治理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此次发布的健康指数报告,正是通过量化评估体系,为识别优质企业、引导资本流向提供了重要工具。
研究机构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评价指标,重点跟踪资本市场改革动态,推动健康指数成为衡量上市公司质量的核心标准。通过构建规范透明的评价体系,助力打造更具韧性的资本市场生态,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