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底捞“红石榴计划”升级:收购举高高,以平价策略掘金小火锅市场

   时间:2025-09-25 09:07:2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餐饮行业传来一则重磅消息: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正式完成对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的收购。这一动作标志着海底捞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火锅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举高高”作为新兴的自助小火锅品牌,自2024年10月底在长沙开设首店以来,便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截至2025年9月,其已在长沙、宜春等10个城市布局了10家门店,且每家新店开业后都能迅速登上当地自助餐热度榜前列。不仅如此,目前还有30余家门店正在同步施工,计划于10月前集中开业,重点瞄准华中、华东地区的市场。

在商业模式上,“举高高”与海底捞传统火锅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它主打一人食自助小火锅,店内设置均为单人座,采用一人一锅、按位收费的就餐形式。产品方面,“举高高”提供麻辣藤椒、贵州酸汤、金汤酸菜、浓郁番茄、清汤三鲜、菌汤等6种特色锅底,以及上百种丰富的食材选择。除了传统火锅食材,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披萨、汉堡、炸鸡、蛋挞等小吃,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突破了传统火锅的品类边界。

服务细节上,“举高高”同样不遗余力。餐品区配备了生熟食区分夹子、一次性围裙、头绳等贴心用品,让消费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门店装修以绿色为主色调,搭配可爱的熊猫IP形象,传递出“绿色健康、自然好味”的品牌理念,营造出舒适、愉悦的用餐环境。

“举高高”的崛起并非偶然。其母公司上海永经餐饮隶属于“一围肥”餐饮体系,而品牌核心运营团队中不乏海底捞前员工的身影。这种“海底捞基因”与外部创业团队的组合,使得“举高高”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标准化运营的能力,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收购被视为一场“熟人间的交易”。收购前,“举高高”由上海永经餐饮100%控股,双方在运营模式上存在深度协同。不过,海底捞并未披露具体的交易金额。

在当前消费环境下,性价比成为消费者选择餐饮的重要考量因素。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火锅品类2022 - 2024年的人均消费也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86.7元降至2024年的77.4元。而“举高高”人均消费约59.9元,显著低于海底捞火锅人均100元左右的消费价格,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有消费者评价称:“59.9元能实现车厘子自由,还能吃现烤披萨,比同价位自助性价比高太多。”

尽管价格亲民,但“举高高”在品质上毫不妥协。依托蜀海供应链的直采体系,它从内蒙古羊肉基地、山东蔬菜基地直接采购食材,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同时,坚持透明化厨房模式,让顾客可以全程监督食材准备和加工过程,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海底捞首席执行官苟轶群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当前餐饮行业竞争激烈,但仍有品牌能逆势增长,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极致性价比、差异化、个性化以及情绪价值等。此次收购“举高高”,正是海底捞顺应消费者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从战略层面来看,收购“举高高”是海底捞“红石榴计划”升级的关键落子。2024年,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最初聚焦内部创业孵化,已培育出14个涵盖烤肉、炸鸡、烘焙等赛道的品牌,2025年上半年相关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2025年上半年,该计划完成关键升级,新增“收购引入外部成熟品牌”机制,从单一内部孵化转向“孵化+收购”双轨驱动,构建开放式餐饮生态枢纽。

相比于从0开始的内部孵化品牌战略,外部收购战略能够显著降低市场风险,并快速见到成效。以海底捞内部孵化的烘焙品牌“拾㧚耍・SCHWASUA”和烤鱼品牌“喵塘主”为例,前者消费者接受度有限,后者成立近一年仅开4家店,发展速度不及预期。而2020年纳入海底捞体系的汉舍中国菜,持续运营三年以上并获米其林推荐,能够快速建立市场认知,帮助品牌盈利。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收购品牌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内部孵化项目。被收购品牌通常已拥有稳定的供应链、运营体系和客群基础,避免了自建品牌漫长的培育期。“举高高”弱化了海底捞品牌标识,采用自助模式与主品牌的重度服务形成差异,同时避开了“捞派有面儿”等副牌的客群重叠区,有助于海底捞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不同品牌之间可实现相互引流。例如,“举高高”吸引的年轻消费者可能因对海底捞品牌的好感,未来尝试其高端品牌,从而提升海底捞整体的品牌影响力,重塑市场竞争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