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团近期上演的“品牌风波”迎来戏剧性转折。据多方消息,宏胜饮料集团10月23日向全国销售分公司下发通知,明确2026年将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暂不推进此前计划的新品牌“娃小宗”。这一决定与宗馥莉9月辞职后引发的品牌调整密切相关,经销商体系的态度成为关键变量。
山东某娃哈哈经销商向记者证实,已收到宏胜系业务员通知,要求尽快缴纳保证金以确保2026年继续销售“娃哈哈”产品。湖北、新疆等地经销商也同步收到类似通知,部分区域已进入协议签署阶段。新疆经销商李先生表示,当前销售未受风波影响,“终端市场动销正常”。
宗馥莉的回归成为另一焦点。据娃哈哈内部人士透露,宗馥莉已重返岗位,但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身份开展工作。此前被曝离职的宏胜高管严学峰职位恢复,其原为生产中心总监兼讯尔公司总经理;另一高管祝丽丹的职务仍显示“待定”,她曾在158家企业担任法人,其中多家涉及“娃哈哈”“宏胜”品牌。
这场品牌调整的背后,是经销商体系的复杂博弈。曾在娃哈哈任职18年的前区域负责人赵方宸指出,保证金收取进度远低于预期是宏胜系“急刹车”的主因。据其了解,多个省份保证金完成率仅10%-20%,而去年提前达标。部分经销商担忧“娃小宗”产品无法替代原有品牌价值,拒绝支付保证金,导致宏胜系被迫调整策略。
但经销商群体并非“铁板一块”。合作超20年的西南经销商钱先生明确表示支持品牌调整:“小老板(宗馥莉)的战略我们坚决执行。”他认为,企业多品牌布局是正常商业行为,核心经销商的稳定能保障市场基本盘。数据显示,今年2-5月宏胜密集申请“娃小宗”“宗小哈”等数十个商标,覆盖食品、饮料等品类,部分已通过初审。
“娃小宗”品牌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9月12日。当时宏胜发布的《2026销售年度沟通通知》称,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规范品牌使用,决定自2026年起启用新品牌。但这份通知引发连锁反应:部分经销商质疑新品牌的市场接受度,导致保证金收取受阻,最终促使宏胜系回归“娃哈哈”主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宏胜饮料集团成立于2003年,由恒枫贸易全资控股,是娃哈哈产品实际生产销售方,而娃哈哈集团持有商标权。严学峰被视为宗馥莉核心团队成员,其职位变动被外界解读为宗馥莉控制权调整的信号。这场品牌风波不仅涉及企业战略,更折射出传统快消巨头在新老交接期的深层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