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资源勘探与高端制造领域接连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从陆地深处涌出亿吨级页岩油,到深海气田持续输送清洁能源;从矿产勘查新增大量矿产地,到国产巨轮驰骋国际航道,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不仅夯实了国家能源安全基础,更彰显了制造业升级的强劲动能。
在矿产勘查领域,今年我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中国矿业联合会披露,截至目前,全国新发现矿产地超过8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占比达70%。预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25亿吨矿石当量,同比增长20%。值得关注的是,锂矿勘查成果跻身全球前列,中国锂储量占全球比重预计提升至20%。铝土矿、煤炭、石油等战略资源新增储量显著,钨、锡、磷矿等关键矿产储量同比增长25%。更令人欣喜的是,绿色勘查理念深入人心,目前绿色勘查项目占比达90%,碳排放强度较上年下降15%,生态修复覆盖率达95%,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在四川盆地,一项重大发现为能源安全再添砝码。中国石化宣布,风险探井綦陆页1井在测试中获高产页岩油气流,日产页岩油38.64立方米、天然气1万立方米。这一发现标志着我国在四川盆地开辟了一个亿吨级页岩油新阵地。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页岩油的开发对我国原油稳产具有战略意义。綦陆页1井所在的綦江地区,此前已发现千亿立方米级页岩气田,此次“下气上油”的立体成藏格局,进一步优化了四川盆地的能源结构,为“油气并进”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海领域同样传来捷报。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海一号”深水气田二期工程将于2025年全面投产,届时天然气高峰年产量将达45亿立方米。这座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正将深埋海底的“蓝色能量”持续输送到千家万户,为清洁能源供应注入强劲动力。
从万米地层到千米深海,从矿产资源到高端装备,我国在能源资源领域的突破不仅筑牢了安全底线,更展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坚实步伐。这些成果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也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有力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