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位消费者在市中心的高端商场试穿了一件标价4980元的羽绒服。这件羽绒服手感柔软,设计新颖,剪裁精致,但当他在电商平台搜索同款时,却发现价格低至几十元。这一发现迅速在朋友圈引发热议:为何线上线下价格差异如此悬殊?网上的商品是否可靠?实体店是否存在价格虚高?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如今,在商场中随意拍摄一件服装,通过电商平台搜索,总能找到价格低得多的“同款”。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4年的数据,服装已成为国内电商销量最大的品类,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攀升,线上线下价格差异问题愈发突出。
一位经营实体服装店的朋友透露,店铺每月租金超过两万元,加上水电费、装修摊销和员工工资,固定成本至少四万元。这些支出最终都会分摊到商品售价中。相比之下,网店的成本结构截然不同。另一位从事电商的朋友表示,他每月仅需支付一千元仓库租金,无需装修费用,也没有导购员的工资支出,甚至亲自担任模特,成本压力大幅降低。
实体店与电商的成本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租金是实体店最大的开支之一。位于商场黄金地段的店铺,每平方米月租金可能高达数百元,一百平方米的店铺年租金可达数十万元。为了吸引顾客,店面装修通常需要投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电商的主要成本是流量费用,商家需要在淘宝、天猫等平台投入资金进行推广,不同平台的费用结构也有所不同。
供应链环节的差异同样显著。实体店的商品通常经过多层经销商,每层都会加价15%甚至更高。一件成本100元的衣服,经过多个环节后,售价可能达到400-500元。而网店可以直接与厂家合作,甚至由厂家直营,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
商品质量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实体店的服装在面料、做工和设计上投入更多,因为顾客可以直接触摸和试穿,质量问题容易被发现。网店的商品质量则参差不齐,有些与实体店相同,但厂家为了清库存或扩大销量而低价销售;有些是专门为电商设计的低成本产品;还有一些是仿冒品,外观相似但材质和做工相差甚远。
库存管理方式的不同也导致成本差异。实体店需要提前备货,各种尺码和颜色都要有现货,占用大量资金。滞销的库存可能成为沉没成本,最终只能降价处理或报废。网店则可以采用预售模式或小批量试销,根据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规模,甚至采用一件代发模式,无需囤货。
品牌溢价也是实体店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实体店的服装通常具有较强的品牌属性,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服务和购物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而网店更注重性价比,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一位同时经营实体店和网店的商家表示,两个渠道的定位不同:实体店面向中高端客户,强调品质和服务;网店面向年轻消费者,追求时尚和性价比。同样的款式,价格可能相差3-5倍。
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也起到了作用。在实体店,许多人认为价格高代表质量好,存在心理暗示。而在网店,消费者更加理性,会仔细对比价格、评价和销量等指标。
全球服装市场规模庞大,截至2023年已达6730亿美元。电商的崛起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年轻人更倾向于网购,注重性价比。许多实体店品牌也开始布局电商,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策略。
对于消费者来说,质量差异和售后服务是最关心的问题。网上的低价服装确实难以与实体店的高价服装媲美,但如果只是日常穿着,对质量要求不高,网店的选择性价比更高。购买时,消费者应注意查看尺码表、面料说明,选择有保障的店铺,参考买家评价。在实体店购物时,则要货比三家。
直播带货的兴起、供应链的变化、技术进步(如3D试衣、AR试穿)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正在重塑服装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趋势,品牌、质量和服务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回到最初的那件羽绒服,这位消费者最终选择在网上工厂直营店购买,价格仅为实体店的三分之一。虽然少了实体店的购物体验,但性价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