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正通过技术革新与市场多元化布局,在海外市场中开辟新路径。从功能性面料到高端丝绸,从宠物用品到游艇配件,一批企业凭借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出口逆势增长。
在江苏罗曼罗兰集团的生产车间,一块由97%生物基材料制成的滑雪服面料正引发海外客户抢购。"这种集科技、功能与时尚于一体的产品,起订量直接达到2000码。"公司总经理江南透露,其西欧、北美客户群始终保持稳定合作,秘诀正是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目前该企业已形成覆盖滑雪服、冲锋衣等户外装备的全品类面料供应体系。
技术壁垒构建起企业核心竞争力。吴江明斯克贸易有限公司凭借"技术门槛+成本优势"双轮驱动,今年前7月出口额同比激增190%。其生产的游艇防晒罩面料、医疗级尼龙布等产品,在欧美市场形成稳定订单流。"我们正在开发非洲新客户,中东市场也带来显著增量。"总经理吴长明表示,多区域布局有效分散了贸易风险。
市场开拓呈现精准化特征。主打真丝产品的龙泉禧里公司,三年前就将目光投向中东。"沙特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丝绸接受度高,且购买力强劲。"公司总监徐秋晨介绍,该区域目前已贡献约四分之一的出口额。在江苏盐城,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79项海外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同时以柬埔寨投资项目拓展产业链——其宠物食品工厂去年创收1200万美元,另一家用品工厂部分产线已投产。
政策支持为企业出海注入动能。在常熟综合保税区,劲义词服饰商行老板陈跃正通过"市采通"平台完成出口菲律宾的服装组柜。"过去要转运福建拼箱,现在本地组柜节省一周时间。"这个专为中小微企业打造的跨境服务平台,整合了注册、通关、结汇等全流程服务,使合规出口效率提升40%以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4%,占全国外贸总额的57.1%,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从技术攻坚到市场深耕,从供应链优化到政策红利释放,中国中小民企正以灵活创新姿态,在全球贸易变局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