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近期出现多位资深基金经理职务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以来,包括广发基金、融通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在内的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多位管理规模超百亿的知名投资人。
广发基金明星经理刘格菘9月10日卸任广发多元新兴基金管理职责,该产品交由具有5年以上公募管理经验的周智硕独立运作。数据显示,刘格菘当前管理规模仍接近300亿元,其中多只权益类产品规模超5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其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基金早在今年3月已增聘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业内人士指出,此类调整属于正常工作安排,刘格菘仍掌握公司核心产品管理权。
兴证全球基金的变动更具戏剧性。8月30日公告显示,董理不再管理规模超百亿的兴全趋势投资基金,该产品此前已通过两次公告完成两位新基金经理的增聘。此次调整后,董理管理规模从150亿元骤降至20亿元,仅保留兴全轻资产基金的管理职责。市场分析认为,这种渐进式交接模式或为行业人才过渡提供新范本。
融通基金副总经理邹曦的"清仓式"卸任引发行业震动。9月6日公告显示,这位拥有24年从业经验、18年基金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同时卸任4只在管产品。市场普遍猜测其离职可能性较大,多家机构表示对行业失去这样一位"老将"感到惋惜。
共管模式呈现加速普及态势。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管理的三只产品于9月中旬集中增聘基金经理,至此其名下已无单独管理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江峰的情况类似,其管理的三只产品通过三次公告完成增聘,形成多人共管格局。排排网财富分析指出,这种安排既可能是"以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可能为人员变动做前期准备。
公募行业投研体系转型迹象明显。某大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透露,当独管基金经理连续考核不达标时,公司会优先采用共管模式弥补策略短板。这种转变得到业内广泛认可,数据显示,采用团队管理模式的基金产品,其业绩波动率较独管产品平均降低15%。
投资者结构变化推动行业变革。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占比已从2020年的62%下降至目前的48%,机构投资者话语权显著提升。某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现在投资者更关注产品长期业绩稳定性,而非单个明星经理的号召力。"这种理性投资趋势促使基金公司加强投研平台建设。
平台化运作成为行业新趋势。排排网财富研究显示,头部基金公司投研人员平均配置达42人,较三年前增长35%。这种团队作战模式不仅降低对核心人员的依赖,更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决策科学性。业内专家指出,未来基金公司竞争将聚焦于投研体系完整性、团队协作效率以及科技赋能水平等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