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近一年股票策略私募业绩揭晓:百亿组量化领衔,各规模组优胜者浮现

   时间:2025-09-19 17:48:58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过去一年间,A股市场走出先扬后稳再突破的强势行情。自2024年9月启动的"924行情"带动指数快速攀升后,市场在高位完成数月横盘整理,最终于2025年6月开启新一轮上涨,沪指在8月创下近十年新高。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以83%的涨幅领跑,上证指数上涨36%,深证成指涨幅超过52%。港股市场同步走强,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59%,而处于高位的美股三大指数表现相对逊色,纳斯达克指数21.12%的涨幅已属领先。

在权益市场向好的背景下,私募行业股票策略产品整体表现优异。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在展示近一年业绩的307家私募机构中,股票策略平均收益达65.9%,显著跑赢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其中39家机构收益率突破特定水平(具体数据因合规要求未披露)。为给投资者提供参考,记者按管理规模分类梳理了各组别业绩前十的私募机构,要求入选机构须有至少3只产品展示近一年业绩。

百亿级私募呈现量化策略主导格局,前十名全部为量化管理人。黑翼资产以绝对优势登顶,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上海机构拥有12只展示产品,两位创始人均具备18年海内外量化投资经验。公司构建了覆盖全频段、多品种的AI量化体系,产品线涵盖量化选股、指数增强等六大领域。量派投资、鸣石基金分列二三位,前十阵营还包括天演资本、稳博投资等知名量化机构。该组别上榜门槛接近特定水平(具体数据未披露)。

50-100亿规模组呈现量化与主观策略分庭抗礼局面。同犇投资、远信投资、超量子基金占据前三,其中深圳超量子基金凭借创始人张晓泉的MIT博士背景和清华大学教职经历,在量化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该公司开发的数学统计工具在金融市场分析中表现突出,3只展示产品平均收益接近特定水平(具体数据未披露)。天算量化、华安合鑫等5家量化机构与4家主观策略机构共同构成前十榜单。

20-50亿规模组竞争激烈,盛冠达以显著优势夺冠。这家2013年成立的机构拥有来自科技巨头和交易所的核心团队,自主研发的八大管理系统覆盖量化全流程。其展示的3只产品平均收益突破特定水平(具体数据未披露),量化选股、CTA等策略展现低相关性优势。竹润投资、量盈投资分列二三位,云起量化作为量化代表位居第四,与浩坤昇发资产等机构共同入围前十。

10-20亿规模组呈现多元化特征,能敬投资控股、玖歌投资、量利私募占据前三。深圳泽源作为量化机构代表位列第四,其在北交所投资领域形成独到见解。该公司认为北交所流动性已显著改善,科技消费板块具备30-40倍增长潜力,未来2-3年可能涌现千亿市值企业。其高频量化策略融合基本面、量价和事件驱动因素,通过动态调仓应对市场变化。龙航资产等机构共同构成前十名单。

5-10亿规模组呈现主观策略主导态势,一久私募基金凭借显著优势夺冠。这家机构与北京禧悦私募、富延资本等共同占据前五,优波资本作为"主观+量化"混合策略代表位居第四。该组别上榜门槛超过特定水平(具体数据未披露),8家主观策略机构与2家混合策略机构构成前十阵容。

5亿以下规模组竞争最为激烈,上榜门槛达各组别最高。沁昇基金、慧创蚨祥、滨利投资占据前三,9家主观策略机构与1家混合策略机构入围前十。中颖投资、兆意投资等机构通过精准赛道选择实现突出业绩,显示小规模机构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的灵活性优势。

行业分析显示,量化策略在大规模机构中更具优势,其全市场覆盖能力和Alpha获取能力在震荡行情中表现突出。而小规模主观机构可通过集中配置实现业绩突破,但业绩持续性更依赖市场β值。这种规模效应差异,导致不同资产体量的管理人呈现策略分化特征。

据规则说明,排行榜单以每月末交易日净值计算,分红再投资纳入收益统计。数据周期性特征提醒投资者,历史业绩不代表长期能力。排行范围限于特定代销平台产品,且不包含管理规模低于1000万或成立不足6个月的产品。投资者决策时应综合考量风险收益特征,充分理解私募产品特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