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5年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30强”榜单,联想集团凭借全球化布局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多维度协同优势脱颖而出。数据显示,上榜企业海外收入平均增幅达63.2%,海外收入占比中位数为45.5%,而联想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海外营收达3816.7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77%,同比增速达21.5%,在科技企业中形成显著标杆效应。
从规模维度看,联想的海外营收表现远超行业水平。对比榜单内企业,其3816.7亿元的海外收入是算力领域新易盛(68亿元)的56倍,较汽车行业比亚迪的海外收入增量(616.6亿元)亦高出数倍。更关键的是,77%的海外收入占比表明,联想已从“本土企业出海”阶段跃升至“全球化企业运营”的成熟模式,其业务布局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支撑这一成绩的核心是联想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全球竞争力。2024财年,联想PC业务以23.7%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同时在AI技术重构终端市场的背景下,其AI PC产品在Windows AI PC类别中销量跃居全球首位。这一细分市场的突破,直接拉动海外消费端收入增长,成为全球化业绩的重要引擎。
联想的跨国经营模式区别于传统“产品出口”逻辑,其“混合式AI”战略构建了覆盖终端消费与企业服务的全球化生态。该战略贯穿品牌、研发、供应链三大维度:品牌层面,AI PC的热销强化了“智能终端领导者”的全球认知;研发层面,全球研发中心推动AI算法与硬件的协同创新,确保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同步;供应链层面,联想在全球布局30余个制造基地,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其中墨西哥蒙特雷工厂近日获评美洲首个中国企业的“灯塔工厂”,标志其供应链全球化达到新高度。
这种“全球资源整合-本土市场反哺”的循环模式,使联想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联想约80%的生产制造、70%的研发人员及60%的员工位于国内,而超过70%的营收来自海外,实现“厚植中国、全球互惠”的良性发展。依托卓越的全球运营能力,联想连续11年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最新排名全球第八,蝉联亚太供应链榜首,并成为榜单中唯一的亚太高科技制造企业。
在福布斯中国榜单中,不同企业的全球化路径呈现差异化特征:比亚迪、长城汽车等新能源企业通过产品增量开拓海外市场,浪潮信息、新易盛等算力基础设施企业依托技术红利实现收入跃升,而联想的独特性在于通过“技术迭代-产品创新-生态协同”的闭环,完成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转型,这与榜单“稳健扩张”的核心标准高度契合。
随着全球AI技术从“竞赛期”转向“落地期”,联想的跨国经营潜力进一步释放。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占比将超40%,联想凭借先发优势有望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同时,混合式AI在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联想可依托全球研发与供应链网络,将中国市场的技术落地经验复制至海外,形成“全球技术协同、区域市场定制”的新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