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贝与罗永浩“预制菜”之争升级,贾国龙不当言论致品牌信任危机加剧

   时间:2025-09-15 19:57:44 来源:金融八卦女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餐饮行业因预制菜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西贝餐饮与知名公众人物罗永浩的争端持续升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餐饮企业在预制菜使用上的透明度问题,更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企业公关策略的矛盾推上风口浪尖。

事件起因于罗永浩对西贝菜品质量的公开质疑。他指出,在西贝用餐时发现多道菜品呈现预制菜特征,且价格偏高,随后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不满。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最初以强硬态度回应,称企业"没有一道预制菜",并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供消费者参观。然而,这一举措非但未平息争议,反而因后厨直播中暴露的冷冻食材使用情况引发更大质疑。

据参与直播的消费者反馈,西贝后厨展示的"现做"菜品存在诸多疑点:儿童餐中的鸡翅和西兰花均为冷冻包装,保质期分别达9个月和24个月;招牌鸡汤实为料包勾兑;土豆牛肉条使用预制半成品加热;烤鱼采用保质期18个月的冷冻鲈鱼。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网友发现后厨员工用漏勺从地漏捞取残渣,引发食品安全担忧。上海某门店厨师长在直播中未佩戴口罩、佩戴首饰操作,杭州门店则曝出20名后厨人员中仅4人持有厨师证。

面对持续发酵的危机,贾国龙的态度出现反复。他先是通过公开信道歉,承认应对方式存在错误,并宣布向1.8万名员工发放每人500元补贴,同时承诺提升薪酬待遇。随后,他表示要向胖东来学习,打造"透明西贝",但实际举措被指流于表面。例如,虽然更换了非转基因油、给员工子女发放学期补贴,但在预制菜标注这一核心问题上始终回避,导致消费者信任度持续下滑。

罗永浩对西贝的回应并不买账。他在直播间斥责贾国龙"智力有问题",强调自己仅作为消费者表达不满,却被污名为"网络黑嘴"和"网络黑社会"。他宣布重启对西贝的监督,悬赏每份1000元征集预制菜证据,并提议与贾国龙在大型网络平台直播对质,称要"为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截至目前,贾国龙尚未对此邀约作出回应。

这场争端对西贝的业务造成显著冲击。数据显示,争议爆发后的三天内,西贝门店客流量断崖式下跌,营业额持续下滑。9月10日、11日分别减少100万元,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贾国龙承认,这是西贝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外部危机。更严峻的是,此次风波恰逢西贝计划2026年IPO的关键时期,品牌信任危机可能对其上市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餐饮行业内部对此事件反应复杂。巴奴毛肚火锅、吉祥馄饨、朱光玉火锅等数十个品牌的上百位从业者连夜发声声援西贝,指责罗永浩"对餐饮人勒紧脖子上的钢丝绳"。新辣道创始人李剑更悬赏20万元,寻找能证明"无冷冻无添加剂"的餐馆,试图将争议引向行业潜规则。然而,这些举动在消费者中引发更大质疑,许多网友认为,餐饮大佬的集体站台暴露了行业对预制菜问题的回避态度。

专家指出,消费者并非完全抵制预制菜,而是对信息不对称感到不满。当前餐饮行业中,预制菜使用率超过80%,包括海底捞、肯德基等知名品牌都依赖中央厨房实现标准化。但问题在于,企业是否如实告知消费者,以及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和品质能否得到保障。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这或许能为行业规范带来转机。

这场风波揭示了餐饮行业在转型期的深层矛盾。随着预制菜普及,企业如何在效率与透明度之间找到平衡,如何重建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将成为决定品牌命运的关键。西贝的案例警示,靠口水仗和表面功夫无法赢得市场,真诚对待消费者诉求才是立足之本。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