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流浪地球3》导演郭帆在社交平台发布重磅消息:历经二十三个月打磨,剧本终于正式定稿。这一消息迅速点燃网络,相关话题瞬间登上热搜榜,网友纷纷表示“终于等到这一天”。据郭帆透露,上下集剧本总字数达十五万字,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的体量,足见创作团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在网友互动中,郭帆首次披露剧本创作背后的艰辛。上集剧本经历了12次重大修改,下集更是达到14次,每一次调整都涉及核心情节的推翻与重构。他坦言:“科幻电影的剧本创作就像在未知领域开荒,既要保证科学逻辑的严谨性,又要兼顾观众的观影体验。”尽管目前剧本已定稿,但团队仍会进行细节优化,确保最终呈现的作品不留遗憾。
面对网友“是否会拍成纪录片”的调侃,郭帆以幽默回应:“先保证不是古装片吧。”这句玩笑话引发连锁反应,网友纷纷猜测第三部是否会融入历史元素。对此,郭帆在后续采访中解释:“科幻电影的核心是探索未来,但现实中的科技发展速度远超想象,这种反差本身就是最好的素材。”
近期,我国宣布将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的消息,与《流浪地球3》的科幻主题形成奇妙呼应。郭帆转发相关新闻时调侃:“一觉醒来,现实又追上科幻了。”这种现实与想象的互动,让网友感叹“中国科幻正在照进现实”。有航天专家指出,电影中展现的行星发动机技术,与当前深空探测方向存在诸多共通点,这种巧合印证了科幻对科技发展的预见性。
在创作过程中,现实科技的突破不断给团队带来惊喜。郭帆特别提到重型机械的发展:“两年前剧本中设计的工程装备,现在部分已经投入实际应用。”这种“想象被现实超越”的体验,既带来压力也激发创作灵感。他透露,团队正在研究如何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电影,让观众看到更具时代感的科幻场景。
面对网友“别拖成古装片”的集体催更,电影官方账号以“球爸,咱抓紧加班吧”的俏皮回应加入互动。这种轻松的沟通方式,展现了主创团队对观众期待的重视。郭帆在采访中表示:“观众的支持是创作最大的动力,我们会用作品回报这份信任。”
从剧本定稿到现实科技的发展,从网友调侃到官方互动,《流浪地球3》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科幻实验”。当被问及对作品的期待时,郭帆引用了一句电影中的台词:“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这句台词,或许正是整个创作团队最真实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