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止跌企稳,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首次收窄。
食品价格波动成为影响CPI走势的关键因素。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8月份全国猪肉价格连续四周回落,水果价格也呈现季节性下行。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猪肉销售大厅内商户正忙碌地进行切割、打包作业。据商户介绍,当前猪肉日均销量稳定在七八头,排骨价格降至每斤13-14元。
数据显示,8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6.87元,环比下跌7.1%,同比降幅达31.37%。业内人士分析,生猪供应阶段性过剩叠加集中出栏,导致市场日均上市量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不过随着9月学校开学备货需求增加,叠加天气转凉因素,猪肉价格已出现小幅回升,月初价格较8月平均上涨1%-3%。
在PPI方面,8月份环比止跌企稳,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趋势。专家指出,这得益于我国积极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有效治理,重点行业产能调整有序推进。具体来看,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光伏设备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等行业价格降幅明显收窄,成为推动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消费价格承压的背景下,核心CPI保持温和上涨态势。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9%,连续第四个月扩大涨幅。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反映出内需市场持续复苏的积极信号。
水果市场同样呈现季节性特征。在新发地市场,西瓜、甜瓜、桃子等夏季时令水果与新上市的梨、苹果形成供应叠加,推动水果价格延续下行趋势。商户表示,当前水果品种丰富、供应充足,价格走势符合季节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