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ETF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规模突破5.1万亿元大关,为ETF-FO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基金中的基金)产品的创新与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市场环境改善,ETF-FOF基金的上报与发行进入密集期,多家基金公司纷纷抢滩这一新兴领域。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场已有17只ETF-FOF基金完成上报或发行,涉及十余家基金公司。其中,华富、平安、富国、招商等机构在9月初集中上报了相关产品,而兴证全球基金旗下“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期ETF-FOF”更是在8月20日启动发行后,仅用17个交易日便完成募集,最终规模达7.62亿元。中欧、平安等公司旗下产品也相继完成发行,合计规模约20亿元。
FOF基金整体规模亦呈现回暖态势。截至9月9日,全市场公募FOF数量达512只,总规模攀升至1697.54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约2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ETF-FOF作为FOF领域的创新分支,正通过差异化策略吸引市场关注。例如,兴证全球的该产品将80%以上非现金资产配置于ETF,覆盖中证A500指数、境外资产、固收及黄金等领域,旨在通过低相关性资产分散风险,捕捉多元投资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ETF-FOF的活跃与ETF市场扩容密不可分。当前,全市场ETF数量已达1286只,其中权益类ETF突破1025只,为ETF-FOF提供了丰富的底层资产选择。与此同时,FOF持仓结构正加速向指数化方向迁移。半年报数据显示,ETF因其透明度高、流动性强等特点,成为FOF组合管理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市场风格快速轮动的背景下,ETF能帮助基金经理更高效地控制风险与成本。
华南某FOF基金经理表示,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行为难以预测,尤其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可能面临流动性冲击,而ETF的透明性使其成为规避“二次博弈”的理想选择。“未来FOF管理应更侧重资产配置能力,而非依赖对个别基金经理的信任。”该人士强调。
尽管FOF可直接配置ETF作为底层资产,但基金公司仍热衷于推出ETF-FOF产品,原因主要有三:其一,ETF数量激增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基础;其二,明确ETF-FOF类型可帮助投资者更清晰理解产品投向,且ETF费率更低、更透明;其三,非ETF领域头部机构可通过布局ETF-FOF,以差异化策略吸引投资者。
兴证全球基金进一步解释称,主投ETF的FOF在投资端具有费率优势,且ETF的运作透明、交易灵活等特点,提升了FOF日内管理的灵活度。例如,在极端行情下,ETF日内定价失真可能带来场内交易机会,而ETF-FOF的净值公告速度(T+1日)也快于传统FOF(T+3日),优化了客户体验。
不过,ETF-FOF的发展仍面临挑战。业内人士提醒,基金公司需明确策略定位,例如配置热门行业主题ETF可能遭遇涨停行情,而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则受限于国内可配置的海外ETF品种较少。ETF-FOF对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要求极高,需具备全球大类资产研究能力、市场轮动适应能力及收益风险比优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