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行业曾经的领军者阳光电源(300274.SZ),如今正以储能系统业务为突破口,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华丽转身。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储能系统销售收入首次超越传统优势业务光伏逆变器,标志着这家安徽企业正式晋级为全球光储领域的新标杆。
创始人曹仁贤的学术背景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构成了阳光电源独特的发展基因。这位1968年出生的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从1993年留校任教到1997年创办阳光电源,始终保持着技术创新的敏锐嗅觉。公司早期在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通过UPS不间断电源等传统业务积累资金,最终在2003年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10千瓦光伏并网逆变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2004年的战略转型成为企业发展关键节点。当时曹仁贤力排众议,砍掉盈利的传统电源业务,将全部资源投入光伏逆变器领域。这个决定恰逢中国光伏产业政策红利期,特许权招标、金太阳工程等政策推动下,阳光电源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2011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后,公司开启全球化布局,截至2025年6月已在海外设立20余家分支机构和600多个服务网点。
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重塑企业版图。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收入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占营收比重达40.89%,超越光伏逆变器35.21%的占比。这种转变早有预兆:2024年11月与英国Fidra Energy签署的4.4GWh储能协议创下欧洲市场纪录,12月再获菲律宾1.5GWh订单刷新东南亚纪录。市场研究机构InfoLink数据显示,阳光电源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储能系统供应商。
技术积淀是支撑业务转型的核心。公司独创的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支撑"三电融合"技术体系,使其储能系统具备行业领先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电网适应性。这种技术优势在海外市场得到充分验证,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达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占总营收的58.3%。
资本市场的反应印证了战略转型的成功。尽管9月9日股价出现5.18%的回调,但此前一周累计涨幅超过30%,创始人曹仁贤的持股市值随之攀升。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曹仁贤夫妇以520亿元财富位列第72名,这也是他们连续第十二年登上该榜单。
面对行业产能重构,阳光电源已提前布局新增长极。公司宣布将启动AIDC(AI数据中心)电源业务,重点开拓海外市场。这种"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策略,正在为企业开辟第三增长曲线。从光伏逆变器到储能系统,再到数据中心电源,这家安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持续改写全球能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