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手机自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名3岁男童在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时,设备突然冒出火光并发出爆炸声,导致孩子左手及下肢出现不同程度烧伤。据视频发布者透露,涉事机型为小米13,购买后未经过任何维修或改装。
根据视频画面显示,事发时男童正坐在沙发上操作手机,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异常。一名成年男子在旁惊呼:"孩子刚玩着,突然就炸了!"随后发布的医疗记录显示,男童左手及下肢皮肤出现熏黑痕迹,部分区域水疱破溃,腐皮局部脱落。
事件发生后,视频发布者于次日联系小米官方售后。客服人员表示将取回手机残件送至研发中心进行专业检测,以确定爆炸具体原因。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尚未就此事发布正式声明,但售后部门已启动调查程序。
该机型于2022年12月正式上市,至今市场流通时间不足三年。事件曝光后,多名自称使用同款手机的网友在评论区表达担忧,有人表示"日常使用从未想过会爆炸",更多人呼吁品牌方尽快公布检测结果。部分网友认为应理性看待,指出手机自燃可能涉及电池质量、电路设计、外部冲击或高温环境等多重因素。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若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生产者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具体责任认定需以专业检测报告为依据,目前尚无法判定是否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记者就事件进展咨询小米客服时,工作人员反复强调手机自燃属于小概率事件,成因复杂需通过专业检测确定。对于男童受伤情况,客服表示已记录相关信息,将跟进售后检测流程,但拒绝直接判断事故原因。
目前,视频发布者未再更新男童康复情况,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均未获回应。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电子设备安全性的关注,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应避免长时间充电、使用非原装充电器,并注意设备使用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