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央视中秋晚会落地德阳:古蜀文明邂逅团圆月,共赴文化盛宴

   时间:2025-09-08 21:03: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中秋的银辉洒向巴蜀大地,一场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与时代创新精神的视听盛宴即将在四川德阳启幕。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选址这座兼具工业硬核气质与文明古韵的城市,以“月满德阳·情系华夏”为主题,通过实景山水舞台与多元艺术形式的交融,为全球观众呈现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

作为央视中秋晚会第四次落户四川的城市,德阳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双面”文化基因——涪江畔的现代产业园区与三星堆遗址的青铜文明隔江相望,清代学者李调元父子的诗书墨香与智能制造车间的机械轰鸣形成奇妙共鸣。这种时空交错的特质,让晚会总导演团队决定以“蜀道”为文化线索,通过舞台装置与光影技术重现古蜀先民开山辟路的壮阔图景,将“明月”意象转化为连接古今的情感纽带。

主舞台选址德阳玄珠湖畔,依托360度环湖实景构建出“山水画卷中的月宫”视觉体系。三段式篇章结构《山月满》《是吾乡》《一轮秋》分别对应“寻月”“问情”“归心”三大主题,通过舞蹈《青铜面具上的月光》、歌曲《涪江谣》、戏曲联唱《蜀地文脉》等20余个节目,展现从三星堆文明到当代德阳的千年文脉传承。特别设计的“空中月亮”装置将随节目进程变换形态,从初升的新月到圆满的玉盘,隐喻着中华文化中“月圆人圆”的永恒主题。

在艺术创新层面,晚会突破传统舞台边界,采用“实景拍摄+微纪录片”的复合叙事模式。外景团队深入德阳工业园区,捕捉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月光时刻”;非遗传承人将在三星堆博物馆现场演奏古蜀乐器,让青铜纵目面具与编钟回响产生跨时空对话。技术团队运用8K超高清拍摄与AI动态修复技术,对李调元古籍中的诗词进行数字化呈现,使观众在欣赏艺术表演的同时,能通过AR技术“触摸”到文物细节。

节目单显示,晚会既保留了《但愿人长久》《月是故乡明》等经典曲目,也推出《德阳造·中国梦》等原创作品。其中,由航天工程师与三星堆考古队共同创作的情景剧《天问·月宫》,将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再现“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与古蜀玉璋的“对话”,诠释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永恒探索。

播出安排上,10月6日20:00起,晚会将在央视综合、综艺、中文国际、音乐频道及4K/8K超高清频道同步直播,并首次开通“德阳月话”全球互动平台,观众可通过扫码参与“我家乡的月亮”照片征集活动。据制作方透露,晚会特别设计了“月光邮局”环节,将选取100封海外游子的家书,在实景舞台上通过无人机灯光阵列呈现,让思念化作夜空中的星河。

目前,晚会录制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玄珠湖畔的排练现场,导演组正对“千人共绘明月”的互动环节进行调试,数百名当地群众手持发光画板,将在直播中组成动态变化的“德阳明月图”。这种全民参与的设计,恰如德阳的城市精神——既有着三线建设时期铸就的坚韧品格,也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温柔向往。

当古蜀之地的青铜月光遇见现代工业的智慧光芒,当传统节庆的团圆意象碰撞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这场在德阳举办的中秋晚会,注定将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标杆。正如总导演所言:“我们希望让世界看到,五千年的月光从未黯淡,它正以新的方式照耀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