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江苏父子“卖公司”再遇阻:9亿套现梦碎,实控人变更大戏何时终?

   时间:2025-09-08 07:26:11 来源:壹只灰鸽子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环海陆(301040)的一纸公告,将一场持续数月的控制权转让博弈推向台面。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君三、吴剑父子宣布终止与意向买方的谈判,这场原本被视为“9亿套现计划”的交易,因价格分歧戛然而止。表面理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安排存在分歧”,但市场普遍认为,买卖双方在估值上的拉锯战才是核心矛盾。

这并非吴氏父子首次尝试“金蝉脱壳”。早在2023年,距离IPO限售股解禁尚有数月时,他们便与潜在买家签署协议,试图提前套现。然而,这一操作因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被证监会查处,最终以警告收场。此次谈判破裂,意味着这对江苏企业家父子的第二次撤离尝试再度受挫。

中环海陆的“上市故事”始于2000年。彼时,这家原属张家港锅炉厂的环形锻件分厂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以吴君三为首的职工团队以零对价完成改制,这位16岁入厂、26岁升任分厂厂长的“老锅炉人”,带领企业从亏损中翻身,2015年挂牌新三板,2021年登陆创业板。从学徒到上市公司掌门人,吴君三的职业生涯堪称“实业逆袭”的典范。

但公司上市后的表现却与这一叙事形成反差。业绩在上市次年便急转直下,利润持续下滑,第三年直接陷入亏损。与此同时,吴氏父子加速推进控制权转让,甚至在股价因“实控人变更预期”被炒作至40元(较发行价翻两倍)时仍坚持谈判。买方显然不愿为业绩低迷的公司支付溢价,双方在估值上的僵持最终导致交易流产。

环形锻件行业的技术门槛,或许能解释中环海陆的上市逻辑。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部件,环形锻件需将金属加热至半固态后,通过千吨级液压机塑形,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法兰、核电管道、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其工艺复杂度远超普通铸件,国内能稳定供货的厂家屈指可数。中环海陆能在此领域立足,说明其技术积累与设备投入并非虚名。

然而,实业基因未能阻止实控人转向资本运作。吴君三年逾七旬,其子吴剑也已步入中年,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与接班难题,或许促使他们选择“套现离场”。但两次违规操作(未披露协议、限售期内谈判)暴露了其急切心态,而上市后业绩的快速变脸,更让中小股东质疑:这场IPO是否从一开始就为退出铺路?

目前,中环海陆的控制权变更仍悬而未决。股价虚高、业绩低迷、实控人去意坚决,三大因素未因谈判破裂而改变。市场猜测,吴氏父子或已启动第三次交易计划,但价格分歧仍是绕不开的坎。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实控人的退出需兼顾规则与责任——毕竟,吃相太难看,终会翻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