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这家以东方茶文化为核心的新式茶饮品牌,再次以亮眼的业绩吸引了业界的目光。根据其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该品牌在这一季度内实现了总净收入3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全球范围内的GMV(总交易额)更是达到了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16%。
值得注意的是,霸王茶姬的这份成绩单并非仅仅依靠门店数量的简单扩张。实际上,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持续优化才是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攀升至54%,显示出其强大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
在门店布局方面,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总数已突破7000家大关,注册会员数也历史性地超过了2亿,季度净增会员数达到1455万,同比增长43%。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是霸王茶姬在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忠诚度以及市场拓展方面的显著成效。
尤为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二季度,其海外市场GMV达到了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32%。这一增速远超公司整体业务水平,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成果转化阶段。
从2018年设立海外事业部,到2019年在马来西亚开出首店,霸王茶姬的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然而,经过多年的精心布局和不懈努力,海外市场已经从最初的试水阶段逐渐走向规模化。特别是在2025年,霸王茶姬的海外扩张步伐明显加快。
4月,霸王茶姬成功登陆美股纳斯达克,成为中国茶饮行业赴美上市的第一股。紧接着,北美首店在洛杉矶盛大开业,正式进军星巴克的大本营。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霸王茶姬的国际化进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海外市场的具体表现上,霸王茶姬同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二季度,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门店总数已达到208家,其中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尼8家、泰国5家、美国1家。多个新市场在这一季度内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在印尼,首批门店开业即吸引了约3.5万名注册用户,日均销量超过2000杯;在泰国,新店开业后三天便带来了1.5万名新用户注册;在美国,洛杉矶首店开业当天的销量更是突破了5000杯。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本土化探索方面,霸王茶姬同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智慧和策略。公司深知,要真正走向全球市场,必须深入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因此,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的产品研发、合作伙伴关系和运营模式上,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打法。
以马来西亚为例,这里不仅是霸王茶姬走向海外的第一站,也逐渐成为了其全球化的样板市场。在产品上,霸王茶姬并不追求完全复制中国菜单,而是选择“保留东方茶的核心+融入当地文化符号”。这种研发模式使得产品更容易获得本地年轻人的认同,也让品牌能够自然嵌入当地文化语境。
在商业模式上,霸王茶姬同样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策略。在马来西亚,它与酒店集团Magma合作,计划三年内开出300家店;在印尼,通过与Erajaya的合资公司落地,快速打通供应链和渠道;在泰国,则是引入三家本土巨头投资,背靠食品、物流、地产的多重资源。这种直营、加盟、合资、战略投资四种模式并行的策略,使得霸王茶姬能够在不同市场找到最合适的落地方式,避免了单一模式的风险。
可以说,霸王茶姬的出海之路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基于本土化探索的“生长”过程。这种将产品与文化价值深度绑定的策略,不仅让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也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