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辰集团,这家昔日以金针菇业务闻名的企业,如今正站在商业舞台的中央,但其身份已悄然转变为“量贩零食巨头”。其跨界转型之路,不仅见证了惊人的业绩增长,也伴随着一系列管理层变动与资本布局的新动向。
近年来,万辰集团的转型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大片。从2022年起,这家原本专注于食用菌的企业,在创始人王健坤的带领下,果断进军量贩零食市场。通过一系列并购与品牌整合,万辰集团迅速构建起庞大的门店网络,其“好想来”等品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数据显示,从2022年的5.49亿元营收跃升至2024年的323.29亿元,两年间增长超过57倍,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传统行业中堪称奇迹。
然而,亮眼的业绩背后并非没有隐忧。万辰集团采取的“低价引流”策略,虽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部分爆款产品的毛利率却低至5%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高昂的扩张成本也导致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激增,2024年的净利率仅为2.68%,远低于竞争对手。这一系列问题,让万辰集团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管理层方面,万辰集团近期也经历了重大变动。2025年3月,董事长王健坤因个人原因被国家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资本市场震动,公司股价单日暴跌,市值蒸发超10亿元。随后,王健坤的亲属王丽卿接任董事长一职,但市场对其管理能力存疑。7月,王健坤以“个人精力分配原因”辞去公司所有职务,标志着万辰集团正式完成了从创始人到第二代的权力交接。
在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方面,万辰集团展现出典型的家族企业特征。实际控制人之间的权益变动,以及董事会成员的构成,都透露出家族化治理的影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治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权力过度集中、制衡机制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种种挑战,万辰集团并未停下脚步。2025年8月,公司宣布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一举措被视为万辰集团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步。然而,港股上市之路并非坦途,万辰集团需要面对来自行业竞争、供应链能力不足以及加盟商意愿低等多重挑战。
万辰集团的转型之路,不仅是一次业务上的跨界尝试,更是一次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万辰集团展现了其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风貌。然而,未来的路还很长,万辰集团能否在资本的加持下继续稳健前行,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