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集团近日宣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人事变动,其首席执行官傅乐宏(Laurent Freixe)因违反公司内部《商业行为准则》被即刻解职。这一决定立即生效,而接任者则是年仅48岁的菲利普·纳夫拉蒂尔(Philipp Navratil)。
傅乐宏的离职并非因为业绩不佳,而是因为他与一名直接下属之间的未公开恋爱关系被曝光。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雀巢的职业道德规范,即便傅乐宏已在雀巢服务长达40年,也不得不因此离职。
傅乐宏的前任CEO是马克·施耐德,他于2017年加入雀巢,并在任期内通过一系列出售和并购操作,对雀巢的业务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然而,这些举措并未带来股价的提升,反而导致雀巢股价大幅下滑。面对股东的巨大压力,雀巢董事会最终决定让施耐德“协议性”离职,转而选择了经验丰富的内部人士傅乐宏。
傅乐宏的职业生涯几乎涵盖了雀巢全球所有核心市场,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卓越的洞察力。他上任后迅速调整了施耐德时期的战略,提出了“数量更少、规模更大、效果更好”的新方针,旨在降本增效。然而,就在他的新政尚未取得显著成效之际,却因个人行为问题被董事会调查。
此次调查由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亲自监督,结果显示傅乐宏确实存在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这一事件不仅触犯了公司的道德底线,也引发了外界对雀巢内部管理的关注。在跨国公司中,此类行为通常被视为不可容忍,因此傅乐宏的离职并不意外。
然而,傅乐宏的离职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权力博弈。他上任后迅速推翻了前任的战略,并对公司架构进行了大幅调整。这些举措虽然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但也必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在施耐德时代遗留下的“山头”势力中,反对声音可能尤为强烈。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傅乐宏的离职与内部斗争有关,但各方利益未能达成平衡无疑是其被调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雀巢自傅乐宏上任以来面临的业绩压力也不容忽视。在资本市场,不佳的业绩往往会削弱投资者和管理层对CEO的信心,从而降低董事会对其失误行为的容忍度。
在此背景下,雀巢选择了菲利普·纳夫拉蒂尔作为新任CEO。纳夫拉蒂尔自2001年加入雀巢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他曾在马克·施耐德掌舵期间负责制定雀巢咖啡和星巴克咖啡品牌的全球战略,并在2025年1月加入雀巢执行董事会。对于此次委任,纳夫拉蒂尔表示将全力支持公司的战略方向,并加快执行力度,以推动雀巢的价值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雀巢董事长保罗·薄凯将于2026年卸任,届时首席独立董事巴勃罗·伊斯拉(Pablo Isla)将可能继任董事长一职。虽然傅乐宏的离职可能涉及关键过渡期的人事变动布局考虑,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此次CEO更迭是内部斗争或权力斗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