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慢牛震荡下的智慧选择:以“底仓思维”稳健布局长期投资

   时间:2025-09-04 21:20:16 来源:中国基金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自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显著的反弹行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实现了40.34%和39.97%的累计涨幅。与此同时,以科创50和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成长风格指数更是表现抢眼,涨幅分别高达108.59%和88.83%。然而,近期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基本面修复步伐缓慢,以及市场资金流入速度可能放缓,尽管慢牛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市场未来的波动性或将加剧。这一观点在9月4日主流指数的大幅震荡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历史经验表明,许多投资者在市场情绪高涨时,往往被诱人的收益吸引,纷纷涌入当时涨幅居前的热门主题基金。然而,这种短期内的快速回调常常导致资金迅速缩水,给投资者带来“过山车”般的持有体验。另一方面,如果因害怕波动而完全远离权益市场,则可能会错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长期增长机会。面对这一困境,专业投资者普遍认为,应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基金组合,实现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有效平衡。

然而,盲目跟风市场热点、单一投资于高波动性领域,一旦遭遇深度回调,投资者可能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损失。例如,某只基金若回撤50%,则需要上涨100%才能恢复本金。市场风格频繁切换,没有永远上涨的板块。构建投资组合的核心目的正是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通过配置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低相关性的多种资产,可以实现风险分散、平滑波动,确保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保持平稳,最终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一个成熟的基金组合,既要有追求收益的“矛”,也要有控制回撤的“盾”,基金投资应遵循稳健原则。

在牛市环境中,强调“底仓思维”尤为重要。预留一定仓位配置风格稳健的“底仓型基金”,有助于应对市场波动。这类基金通常不专注于单一赛道或热门主题,也不盲目追逐短期资金聚集的市场热点。它们通过行业均衡配置和分散持股,规避因单一行业或股票权重过高带来的风险;同时,重视估值水平和安全边际,避免高位追涨。虽然底仓型基金的短期业绩可能并不突出,但中长期表现往往较为优异,且具备低波动、低回撤的特征,为投资者提供更舒适的持有体验。

近年来,随着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市场波动性加大,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公司开始重视“底仓思维”。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为例,该公司在业内率先整合推出了“底仓型基金产品线”。其中,由价值投资老将赵晓东管理的国富兴海回报和国富基本面优选,在过去三年“先熊后牛”、行情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这两只产品的A类份额近三年业绩分别达到43.27%和41.22%,大幅跑赢同期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同时,它们的最大回撤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的投资回报。

除了底仓型基金外,高锐度产品也可用于增强组合的进攻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对行业或主题前景的判断,配置相应的行业主题基金或指数基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配置比例应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以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目标。

在投资领域,没有“万能钥匙”。但通过科学配置与组合投资,投资者可以在波动市场中争取更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资金属性、投资目标及风险偏好,合理分配底仓型基金与高锐度产品的比例。稳健型投资者可适当提高底仓型基金占比,而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则可增加高锐度产品的配置。关键在于,一旦确定投资策略,就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而轻易改变初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