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五大险企上半年业绩亮眼,日赚近十亿,新业务价值与投资收益双增长

   时间:2025-09-02 13:28:18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中,A股市场的五大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凭借其在负债端与资产端的双重发力,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据统计,这五大险企上半年合计为母公司股东创造了1781.93亿元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7%的稳健增长。这意味着,它们每天平均盈利达到了9.84亿元。

从具体表现来看,五大险企的净利润增速呈现出“四增一减”的趋势。其中,新华保险的业绩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超过了30%。相比之下,中国平安则遭遇了8.8%的同比下滑。

在负债端,五大险企通过提升业务质量,实现了人身险新业务价值的显著增长,平均涨幅超过了20%。新业务价值,作为衡量保险公司新业务拓展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强劲增长反映了这些险企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以新华保险为例,其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到了61.82亿元,同比增长了58.4%。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也实现了39.8%的增长,新业务价值率更是同比上升了9个百分点。太保寿险、中国人寿和人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对于新业务价值的提升,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注重期交业务的发展,并积极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同时,他还指出,科技力量的运用也在降低综合成本、提升新业务价值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财产险方面,“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普遍下降,承保利润得到了持续改善。其中,人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降至95.3%,创下了近十年同期的最好水平。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也分别有所下降。

对于财产险业务的改善,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对大灾损失的有效控制以及费用、赔付的有效管理。他还透露,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落地。该政策将有助于规范非车险业务,提升财产险行业的降本增效能力。

从资产端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五大上市险企的投资资产合计达到了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2%。然而,五家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却呈现出分化态势。其中,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下滑了0.4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而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则分别实现了1.1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的增长。

对于总投资收益率的下行压力,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指出,这主要来自于FVTPL债券在利率震荡区间内的波动损失。同时,他也提到,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上市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普遍出现了微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五大险企在资本市场的布局并未停歇。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公司将适度加大权益配置,重点围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股和高分红的价值股进行投资。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刘晖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投资机会,并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

在新会计准则下,优质高股息股票不仅能为险企提供稳定的股息现金流和净投资收益率,还能通过划入OCI账户来平滑利润波动。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在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这将有助于提升险企的财务稳健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