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半年度报告,详细揭示了公司在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和业绩亮点。据报告显示,中泰证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52.5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7.1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7.26%,整体呈现出营收稳健增长、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态势。
从不同业务板块来看,中泰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实现了19.6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0.7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服务质量的提升、科技赋能的深化以及市场股基交易量的增加,从而带动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的增长。
投资业务和资管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投资业务实现营收6.57亿元,同比增长40.19%,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调整交易策略,实现了投资收益的显著增加。资管业务则实现营收11.85亿元,同比增长11.87%,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子公司中泰资管和万家基金管理费收入的增加。
然而,并非所有业务板块都呈现出增长态势。投行业务和国际业务在中泰证券的半年报中出现了下滑。投行业务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下滑46.84%,主要受到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减少的影响。国际业务更是出现了亏损,实现营业收入-0.12亿元,同比下降163.73%,这主要是由于中泰国际利息收入的同比减少。
在区域营收方面,中泰证券的表现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山东省作为公司的重要布局区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57%,主要得益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的拉动。上海市则实现营业收入15.02亿元,同比增长18.91%,这主要得益于万家基金和中泰创投营业收入的增加。相比之下,公司本部表现承压,实现营收15.60亿元,同比下降7.98%,与投行业务收入的减少直接相关。广东省区域营收下滑最为显著,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75.17%。
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证券在研究业务上推出了新举措。报告期内,公司成立研究业务委员会,积极探索“研究+”赋能模式,推动“三投联动”和研究条线境内外一体化运作。同时,公司还积极探索产学研创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
信用业务是中泰证券半年报中的一大亮点。该业务实现营收5.82亿元,同比增长45.22%,主要得益于公司融资融券利息收入的增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达到363.91亿元,整体风险可控。公司在固收投资、股票投资以及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中泰证券通过不断提高客户触达率和客户服务效率,进一步扩大了客户签约规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开户82.88万户,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到525.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2%。同时,公司持续推进“中泰财富”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尽管国际业务和投行业务表现承压,但中泰证券在其他业务板块上的强劲表现以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整体的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泰证券将继续深化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以更加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