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内火外冷”特征,这一趋势如同国内市场的热烈庆典与国际舞台的冷静旁观并存。
从整体数据来看,并购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总交易额激增45%,突破1700亿美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市场的蓬勃生机,也反映出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显著增长。尤为国内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尤为频繁,交易额翻倍有余,轻松跨越千亿美元门槛,成为市场中的一抹亮色。
大额交易的数量亦有所增加,上半年共有29笔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7笔。这些“重量级”交易的出现,标志着市场中的大型企业和投资机构正积极寻求扩张与整合的机会。
然而,与国际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并购活动依然低迷。无论是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还是中国企业“出海”并购,都显得相对谨慎和保守。
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战略投资者中的国内企业表现尤为抢眼,尤其在高科技(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矿产资源和工业等领域,大型国有企业正积极整合资源,推动行业整合。相比之下,国外战略投资者则显得更为谨慎,市场参与度不高。
财务投资者方面,私募基金虽然资金充裕,但投资步伐有所放缓,主要受到对未来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不确定性的担忧影响。而风险投资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交易数量大幅增加,资金主要流向了人工智能、AI应用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
随着市场好转,许多基金正积极寻求退出机会,将手中的公司出售给其他大公司以实现变现。由于国内上市难度较大,香港市场成为了许多基金的首选退出渠道。
至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依然处于低谷期。尽管如此,少数几笔大额交易仍主要集中在欧洲市场,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企业成为并购目标。这一趋势反映出,在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更加审慎地选择海外并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