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华微(股票代码:688709)公布了其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详细揭示了公司的财务表现及业务动态。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现了营业总收入3.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93%。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达到3572.05万元,同比下降51.26%。从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99亿元,同比增长41.87%,但归母净利润仅为1383.87万元,同比微降5.58%。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存货水平显著上升,同比增幅高达57.98%。
深入分析财报数据,成都华微的财务表现略显平淡。毛利率维持在72.25%,但同比下滑了6.1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仅为10.73%,同比大幅下滑60.19%。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总和为9372.92万元,占营收比例为26.41%,尽管同比下降了0.84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为4.46元,同比增长3.62%,但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达到-0.42元,同比大幅下滑1808.45%。每股收益为0.06元,同比下降50%。
利用价值投资圈的财报分析工具,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成都华微的业务状况。公司去年的资本回报率(ROIC)仅为4.89%,显示资本效率不高。但净利率高达21.57%,表明公司产品或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从历史数据来看,公司上市以来的ROIC中位数为12.87%,表现尚可,但2019年ROIC为负值(-1.79%),显示出投资回报的不稳定性。尽管公司上市时间不长,其历史上的财报表现相对稳健。
成都华微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公司资本开支项目的经济效益及资金压力情况。这类驱动力的实际效果,将是决定公司未来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财报体检工具则提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财务指标。首先,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令人担忧,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仅为6.59%。其次,应收账款与利润的比例高达981.33%,显示出应收账款管理的挑战。最后,存货与营收的比例达到101.21%,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分析师的预期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认为成都华微2025年全年业绩将达到3.6亿元,每股收益均值预期为0.57元。
在基金持股方面,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是持有成都华微最多的基金,规模达到72.61亿元。该基金最新净值为4.4116(截至8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71%,近一年来上涨了89.39%。基金经理为钟帅。
近期,一些知名机构对成都华微提出了多个问题。公司详细解释了其“3+N+1”平台化产品体系,即在超大规模FPG、高性能D/D转换芯片、嵌入式SoC与MCU三个方向加强科研投入,同时在CPLD、存储器等多个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公司表示,上半年订单情况良好,产线运营稳定,并积极布局高性能FPG、高速高精度及超高速DC等领域。对于客户对低成本、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公司依托核心产品优势,通过SoC和SiP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公司还发布了4通道12位16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DC芯片和8位64G超高速D转换器,这些产品将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6G通信等多个领域。
在无人化领域,公司产品覆盖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据转换、存储芯片等多个系列,可应用于无人化相关领域。公司与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同推进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研发与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