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算力龙头半年报亮眼,通信ETF(515880)规模跃升85亿,投资机遇何在?

   时间:2025-08-29 12:54:4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算力产业链的多家领军企业纷纷公布了半年报,业绩普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一积极的业绩表现以及市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共同推动了光模块CPO概念的持续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通信ETF(515880)再度实现了9.3%的大幅上涨。据统计,截至8月28日,该ETF在年内的二级市场涨幅已经达到了87.32%,稳居A股ETF涨幅榜的首位。

在交易层面,资金对通信ETF的追捧也显得尤为活跃。昨日盘中,该ETF的成交额超过了20亿元,资金净流入更是接近8亿元。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截至8月28日,通信ETF在近20日内的净流入额已经超过了34亿元,其当前规模也已攀升至85亿元以上。

那么,近期通信板块为何能够展现出如此强劲的势头呢?从消息面来看,英伟达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其单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超过50%的同比增长,且均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尽管数据中心业务的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导致英伟达股价在盘后承压,但公司新的Blackwell Ultra产品(包括GB300在内)已经开始出货,并预计将在第三季度进一步增长。英伟达产业链因此持续受到资金的关注。在业绩发布会上,英伟达的CFO还预计,到2030年前,AI基础设施的支出将达到3到4万亿美元,为英伟达带来了重大的长期增长机遇。

在政策层面,国家将算力纳入了新基建的核心范畴,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明确了智能算力的占比目标,并推动了数据安全、算力调度等标准的制定。在地方层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通过“算力枢纽+集群”的模式,形成了跨区域的算力网络,为金融高频交易、自动驾驶远程决策等低时延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市场空间的角度来看,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通用算力规模将同比增长20%,智能算力规模将增长43%,整体算力规模将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近五年来,中国的算力总规模高速扩张,年均增速达到了约30%。与此同时,AI应用规模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从2024年初到2025年6月底,中国的日均Token消耗量从约1千亿迅速增长到突破30万亿,短短一年半内增长了逾300倍,算力需求急剧上升。

在此背景下,通信ETF(515880)凭借其超70%的“光模块+服务器+光纤+铜连接”持仓比例,成为了布局算力核心引擎的重要工具。其中,光模块作为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件,在现代AI数据中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服务器/交换机内部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高速率的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转换回电信号。高速率的光模块(如800G、1.6T)是连接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交换机的核心部件,无疑是算力板块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于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也可以关注通信ETF联接基金(联接A:007817;联接C:007818),以把握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策略,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