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夫山泉揭晓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总体收益达到256.2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6%。母公司股东应占利润更是高达7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毛利率也有所提升,从去年同期的58.8%上升至60.3%,每股基本盈利为0.67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此次公布的业绩创下了农夫山泉上市以来的新高,特别是在盈利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上半年,农夫山泉的毛利为1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在饮料行业价格战激烈进行的同时,农夫山泉的毛利率依然能够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达到60.3%。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PET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纸箱、白糖等包装物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减少,使得农夫山泉在保持产品价格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利润空间。
“东方树叶”系列作为茶饮料的核心增长动力,通过推出季节限定产品、开展“开盖赢奖”活动以及新增陈皮白茶口味,持续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农夫山泉还推出了碳酸茶饮料新品“冰茶”,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据广发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考虑到无糖茶市场未来的巨大扩容空间,以及农夫山泉在上游农产品领域的成功经验,该公司未来可能会像日本伊藤园公司一样,在无糖茶产业的茶叶种植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农夫山泉对茶饮料市场的敏锐度不仅体现在对无糖茶的坚守上,还表现在对有糖茶的持续投入。根据快消品数据监测公司马上赢的数据,在饮料类目中,有糖茶的规模通常是无糖茶的两倍。例如,在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有糖茶的市场份额在旺季时可达10%,淡季为6.6%,而无糖茶的份额在旺季最高为5.6%,淡季最低为2%。有糖茶和无糖茶在饮料市场中的份额呈现出同趋势的上升或下降。
今年6月,农夫山泉在推出“冰茶”新品时,通过“开盖有奖、一元换购”的活动吸引消费者回购。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此前也表示,冰茶是农夫山泉完善品类矩阵的重要一步,公司将投入20亿元用于其研发和推广。
得益于去年网络舆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占总收益36.9%的包装饮用水业务也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7%。农夫山泉通过深化推广“天然水源,透明工厂”寻源活动、推出生肖纪念瓶及全新食用冰产品,使得该板块销售逐步回升。同时,果汁饮料和功能饮料产品也保持了稳定增长,上半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3%和13.6%。
早在1996年农夫山泉创立之初,创始人钟睒睒就极具前瞻性地开始在全国布局优质水源地。水源水质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农夫山泉占据优质水源地等同于掌控了整条价值链,进而能够掌握行业标准的话语权。截至目前,农夫山泉已在全国布局了包括四川峨眉山、陕西太白山、福建武夷山等在内的15个水源地。
2025年,农夫山泉湖南桑植生产基地建成投产,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5亿元人民币,税收达到1.5亿元人民币。从成本角度来看,农夫山泉长期坚持的“水源地建厂、水源地灌装”模式,也为其带来了显著优势。由于瓶装水的取水和处理成本占比极小,而运输成本在成本结构中占比较大,因此,瓶装水行业存在“500公里定律”,即从工厂到销售终端的距离不宜超过500公里,否则运输成本将严重压缩利润。农夫山泉围绕水源地建厂,极大地缩短了产品运输距离,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供应效率。
借助这些水源地优势,农夫山泉在饮用水细分领域能够快速推出新品。去年12月,农夫山泉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一款以长白山为水源地的全新天然矿泉水,规格为380毫升,促销价格为15瓶(1箱)18元人民币。这不仅延续了农夫山泉前几款单品的水源地优势,还以活动价18元15瓶的价格亮相,意在在新的矿泉水价格带进行占位。
为了丰富产品矩阵,农夫山泉在食用冰领域也有所布局。2024年,农夫山泉开始涉足冰块生意,规格为160克的农夫山泉冰杯出现在便利店冰柜中。2025年,在山姆会员店上线了一款2千克的纯透食用冰,该产品一度在山姆平台断货。
在扩大市场规模方面,农夫山泉也在不断努力。2025年6月,农夫山泉的饮用天然水、东方树叶无糖茶饮料、茶π果味茶系列等核心产品正式登陆香港市场,覆盖了超过3500家终端,涵盖全渠道零售网络。未来,农夫山泉还将探索其他海外市场,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