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ETF崛起!鲁政委详解四大核心优势,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可期

   时间:2025-08-29 09:41:11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上海浦东迎来了一场聚焦资管行业的盛会——“2025资产管理年会”,本次活动由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浦发银行联合主办,并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指导下圆满落幕。

在年会中的“被动投资新纪元下的资管趋势”专题论坛上,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进行了深入的主旨演讲,他着重剖析了指数ETF产品的独特优势及其未来展望。

鲁政委强调,ETF以其低费率和高流动性的双重特性,在金融市场中独树一帜。他指出,尽管我国债券ETF在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仅为11%,但参考国际市场的经验,国内债券ETF仍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的催化下,固收类产品正逐步向高流动性转变,这一趋势有望进一步推动债券ETF规模的扩张。

在演讲中,鲁政委详细阐述了被动化投资的四大显著优势:成本低廉、时间高效、省心省力,且收益表现并不逊色于主动投资。他提到,被动投资方式在十年间能节省约6%的成本,而高费率正是导致主动型基金表现不及指数型基金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环境的成熟和低利率时代的到来,被动型产品的成本优势愈发凸显。

在时间高效方面,被动型产品通过一篮子股票组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投资者在个股选择上的难题。以ETF为例,其分散化的特征使得整体组合风险可控,即便部分成分股表现不佳,也不会对整体造成过大影响。ETF“买入并持有”的便捷特性,也恰好满足了投资者对于长期稳健收益的需求。

鲁政委还特别提到了信用债ETF的发展潜力。他指出,信用债ETF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个券的信用风险识别难度,即便出现个别违约事件,对整体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在省心省力方面,鲁政委强调,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往往得不偿失,而被动投资则能让投资者避免受到基金经理变更的影响。他提到,国内外市场的研究均表明,持续获取超额收益(Alpha)异常困难,而从长期来看,Beta收益更为可靠。被动投资使投资者能够专注于资产配置,通过构建不同主题的ETF组合,轻松实现可持续的稳健收益。

对于国内ETF和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鲁政委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虽然主动型基金在全球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被动型产品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的ETF规模增长速度远超主动型产品。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被动型投资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他指出,ETF市场在全球各类利率环境和股市表现下均能保持强劲增长,展现出极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中国被动型投资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投资者持有ETF产品,被动型投资的接受度显著提升。其中,债券ETF的增长尤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利率下行趋势下投资者对低费率、高流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

然而,鲁政委也提到,中国被动型投资市场仍面临一定挑战,首要任务是优化指数编制。他强调,A股市场中不同指数的长期回报差异显著,投资者需要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指数进行投资。

鲁政委还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仍具有显著提升空间。他指出,当前中国股票市值占全球的比重低于其GDP占全球的比重,而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股票市值占比普遍超过其GDP规模占比。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美国例外论”逐渐消退,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