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的回暖迹象明显,吸引了众多内地中小券商的目光,他们纷纷加快了在香港布局业务的步伐。其中,第一创业证券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
据悉,第一创业证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的议案,该子公司暂命名为“第一创业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这家新公司将按照香港证监会的规定,开展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咨询、机构融资咨询以及资产管理在内的多项牌照业务。第一创业计划出资不超过5亿港元设立此子公司,并视经营需要逐步扩大牌照范围。
实际上,第一创业并非今年唯一一家宣布赴港设立子公司的内地中小券商。今年早些时候,东北证券和西部证券也分别公告了类似的计划。东北证券计划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港元;而西部证券则计划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暂名为“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旨在打造国际化业务平台。
回顾历史,内地券商赴港设立子公司的步伐曾一度停滞。特别是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由于香港二级市场低迷以及部分中资券商因“踩雷”地产美元债而遭受重创,内地券商“出海”的步伐明显放缓。然而,随着港股市场的回暖,这一趋势再次逆转。
港股市场的回暖不仅体现在恒生指数的显著上涨上,还体现在股市交投的增加以及新股市场的活跃。上半年,港股市场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合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较去年全年增长约22%,暂列全球第一。这一背景下,内地券商纷纷重拾对香港市场的兴趣。
除了新设子公司外,部分内地券商还宣布向香港子公司增资。例如,广发证券、华安证券、东吴证券和国金证券等都计划向其在港子公司注入更多资金,以支持其业务扩张。然而,并非所有券商都对香港市场持乐观态度。华林证券在今年3月就表示,由于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情况,决定暂缓设立香港子公司。
尽管如此,那些已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内地券商,其业绩表现却颇为亮眼。以国泰君安国际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28.25亿港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为5.5亿港元,同比大幅跃升182%。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和港股佣金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申万宏源香港和兴业证券的香港子公司。申万宏源香港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并实现扭亏为盈;而兴业证券香港子公司兴证国际的净利润也实现了同比增长。这些券商的经纪、保荐与承销等业务均取得了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