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斑马智行IPO:三年累亏26亿,前CFO开撕,智能座舱独角兽何去何从?

   时间:2025-08-28 16:19:18 来源:博望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手孵化的智能座舱先锋企业斑马智行,近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一举动发生在阿里巴巴宣布计划分拆斑马智行独立上市的公告发布后不久,港交所随即披露了斑马智行的上市申请材料,此次上市由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斑马智行,这家被胡润研究院估值高达22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软件定义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范围广泛,覆盖了60家主机厂,搭载量超过800万辆汽车。然而,在光鲜的业绩背后,斑马智行的招股书却揭示了一个不那么美好的现实:公司在过去三年内累计亏损超过26亿元。尽管系统级OS解决方案占据了超过80%的收入份额,但其毛利率却从2022年的53.9%逐年下降至2024年的38.9%。

就在斑马智行IPO的关键时刻,前首席财务官夏莲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文,对公司提出了尖锐批评。她认为公司业务缺乏技术门槛,座舱技术完全可以由汽车厂商自主研发;同时质疑公司上市动机,认为此举是为了“圈钱”;并对部分高管的人品和行为表示不屑。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11月,是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合作的产物,致力于向汽车和交通行业提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数字交通解决方案。阿里巴巴通过多家子公司间接持有斑马智行约44.72%的股份,拥有约40.17%的投票权;上汽集团则持有约33.34%的股份,拥有约37.16%的投票权。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预计将降至30%以上,斑马智行将不再纳入阿里巴巴的合并报表范围,但仍将作为其重要关联公司存在。

斑马智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稀缺的技术整合能力。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的领头羊。其技术架构的完整性更是构成了核心壁垒,斑马智行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将智能汽车体验的三大核心支柱——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无缝整合的企业。

然而,斑马智行的财务数据却显示出一个技术型企业常见的成长困境:技术领先与盈利艰难并存。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在8至9亿元之间徘徊,而同期亏损额却分别高达8.78亿、8.76亿和8.4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及综合开支更是激增至15.82亿元,远超同期1.36亿元的收入。斑马智行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一直奉行长期技术领先、深度产品整合并与领先主机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核心战略,这些战略重点需要大量前期投资。

斑马智行的业务结构也透露出其战略意图。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虽然贡献了超过80%的收入,但该业务的毛利率却逐年下滑,这源于其“战略性定价”策略——为了加速市场渗透,尤其是在与大型主机厂的合作中,公司主动让利。研发投入也构成了另一重财务压力,三年间研发开支累计达32.14亿元,远超同期营收。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斑马智行在AI领域的布局已显现增长潜力。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收入从2022年的0.16亿元增至2024年的0.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5.3%,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斑马智行此次IPO募得的资金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然而,斑马智行的成长历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巨头的身影。上汽集团作为控股股东兼最大客户,对公司业绩有着重要影响;而阿里巴巴则既是持股44.72%的第一大股东,又是核心供应商。这种双重依赖既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订单与技术协同,又限制了其独立发展的空间。随着行业变局加剧和技术博弈升级,斑马智行的未来之路仍充满不确定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