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下滑,外卖业务逆势增长六成,“下饭菜”成新亮点

   时间:2025-08-27 06:46:38 来源:红星资本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海底捞近期发布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这家火锅巨头遭遇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具体而言,海底捞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07.03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集团净利润则为17.55亿元,同比跌幅达13.7%。

海底捞在财报中分析指出,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餐厅翻台率的下滑以及在新产品、新场景等创新模式上的初期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管理层承认,业绩的下滑也反映出自身在管理上的不足。

尽管整体业绩承压,但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增长了近60%,从5.81亿元跃升至9.28亿元。尤为“下饭菜”这一新业务线,以其便捷的一人食快餐形式,迅速赢得了市场青睐,贡献了超过55%的外卖收入。

从海底捞的业务构成来看,火锅餐厅依然是集团的营收支柱。上半年,火锅餐厅的经营收入达到185.80亿元,占总营收的近九成。然而,在门店数量上,海底捞则呈现出微调态势。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同时受“啄木鸟”计划等因素影响,关闭了33家餐厅。截至6月底,海底捞共经营1363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1322家,加盟餐厅41家。

餐厅翻台率的下滑是海底捞面临的一大挑战。上半年,自营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较去年同期的4.2次/天有所下降。财报指出,这一变化主要受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海底捞展现出了其灵活性和创新精神。一方面,集团通过“红石榴计划”积极孵化旗下新品牌,如“焰请烤肉铺子”等,上半年新开店铺达46家,成为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海底捞还致力于差异化服务,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店,如夜宵场景主题店、鲜切鲜活产品主题店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认为,海底捞的多元化尝试是其突破增长天花板、应对品牌老化的重要举措。他同时指出,虽然主题店等形式能够有效吸引客流,但也会带来装修成本和总部督导难度的增加。对于外卖业务的增长,李维华表示,虽然海底捞的外卖业务起步较晚,但其门店多的规模优势有助于其从外卖市场中脱颖而出。

当前,餐饮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年轻人一人食趋势的兴起、对性价比和情绪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健康餐饮的需求增加等,都对海底捞等餐饮品牌的经营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些挑战,海底捞能否继续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值得业界关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