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龙股份控股股东所持3500万股成功拍出,6名自然人买家现身
近日,锦龙股份发布最新公告,披露了其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所持有的3500万股股份的第二次拍卖结果。与首次拍卖的“流拍”命运不同,此次拍卖吸引了6名自然人买家,成功以合计3.42亿元的价格竞得全部股份。
据悉,此次拍卖过程异常激烈。拍卖被拆分为17个标的进行,吸引了88人次报名,共产生531次出价。拍卖原定于某日上午10时结束,但由于竞买人在最后阶段持续加价,17个标的先后触发延时机制,直至3小时后的13时03分才全部竞价结束。
具体来看,6名自然人买家分别竞得了不同数量的标的。其中,王梓旭以近1.11亿元的成交金额成为最大买家,竞得900万股;张寿春、陈学庚、魏巍、顾斌、盛伟丽则分别竞得800万股至200万股不等的股份。各买家的受让情况详细披露,每股成本在11.94元至13.8365元之间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的所有17个标的均实现了溢价成交,且单标的最高出价次数超过30轮。从整体成交均价来看,3500万股合计成交4.342275亿元,折合每股约12.4065元,较锦龙股份前一日的收盘价溢价约2.11%。与二拍的起拍价相比,整体溢价率高达44.74%。
回顾此次拍卖的背景,源于新世纪公司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融资协议违约。因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新世纪公司及其实控人杨志茂被法院强制执行。此次拍卖的股份占新世纪公司所持锦龙股份比例的16.59%,占锦龙股份总股本比例的3.91%。尽管拍卖成功,但新世纪公司仍为公司控股股东,杨志茂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锦龙股份表示,本次拍卖的成交股份预计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竞买成功的用户需按时交付标的物网拍成交余款,并办理相关手续。标的物的最终成交以法院出具的拍卖成交裁定为准,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成交的拍卖股份在过户后六个月内不得减持。
然而,新世纪公司股份被司法拍卖的背后,其自身的债务问题仍需市场关注。尽管此次二拍成功成交,但新世纪公司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债务风险,仍需后续观察。锦龙股份自身的债务压力也不容忽视。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1.25%。
锦龙股份目前仍持有中山证券的券商牌照,持股比例为67.78%。今年上半年,中山证券预计营收同比大幅下降,净利润由盈转亏。债务问题、后续股权拍卖的可能性以及新股东的动作,将成为影响锦龙股份股价及股权结构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