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国新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在守护国门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作为主讲人,分享了多项关键数据和成功案例。
孙梅君指出,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海关总署联合了超过20个国家部委,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专项行动。这一行动已覆盖17个省份的25座城市,累计推出了108项改革创新措施。这些努力不仅优化了贸易环境,还赢得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发布会上,孙梅君特别提到,根据世界银行今年4月的调查,中国在海关和贸易法规感受度指标上,在参评的53个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海关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努力与成效。
在简化通关流程方面,海关总署依法减少了审批环节,精简了手续,并实施了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例如,对于拼箱出口货物,海关采取了“先查验后装运”的模式,大幅减少了重复装卸,帮助企业加快了货物周转速度,赢得了市场先机。
在优化监管模式上,海关总署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为例,该模式使得货物在港口转运的时间从过去的5-7天缩短至现在的2-3天。海关还在口岸开设了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使得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新鲜水果能够迅速抵达中国市场。
在强化互联互通方面,海关总署加强了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提升了重要枢纽节点口岸的效能。同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30个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系统实现了对接,上线了964项服务,实现了跨境贸易业务的全链条、全环节“一网通办”。目前,“单一窗口”的注册用户已达1100万家,日均申报业务量达到2600万票。海关总署还扩大了“单一窗口”的国际合作范围,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了互联互通。
在制度创新方面,海关总署积极支持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例如,为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海关扩大了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同时,取消了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实施了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销售后再核算”的政策。这些措施使得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在细化惠企服务方面,海关总署加大了对AEO企业(即高资信企业)的联合激励力度。目前,已有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到了银行的融资担保、融资授信、出口信保等优惠便利措施。海关总署还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了AEO互认,使得这些企业在境外也能享受到同等的通关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