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公园已不再仅仅是晨练与赏花的场所,它们正悄然变身成为集咖啡香、书香与烟火气于一体的新型消费空间。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推动与市场响应的双重作用力。
清晨,双秀公园的三忘湖咖啡飘出诱人的香气,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手捧拿铁,在木廊下留下美丽的倩影。而海淀公园的无界咖啡,则在正午时分搭起了白色露天帐篷,年轻人在这里边阅读边欣赏湖光山色。傍晚时分,北海公园的仿膳茶社点亮宫灯,游客们在此品味宫廷糕点,享受悠闲时光。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公园管理机构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公园内配套服务项目。2022年发布的《北京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准入标准(试行)》成为转折点,它打破了公园用地商业开发的限制,为公园商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随后,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项目通知,更是为餐饮门店进入公园提供了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
政策的东风,吹来了公园消费场景的创新。东单公园的三旬咖啡、柳荫公园的喏町咖啡,以及海淀公园的无界咖啡、讨源书屋等,都是政策推动下的产物。这些商业空间不仅丰富了公园的业态,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遖缘舍森林书屋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而在北极寺公园,双层木屋改造而成的MOWU书局,集书店、咖啡、餐厅于一体,为顾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消费体验。这些藏在绿意中的商业空间,虽然不设醒目标牌,却自带流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探访。
除了传统的咖啡馆和书店,公园商业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形态。朝阳公园引入的麦当劳麦麦岛旗舰店,以“公园+餐饮”的创新模式,让用餐时间变成了一场微型度假。龙潭中湖公园的“煎饼节”和“精酿啤酒”活动,以及朝阳公园的米其林美食节,更是让公园在固定商业之外,增添了新鲜感和话题性。
公园商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也转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奥森北园的自然圈,人们可以在阅读自然类图书的同时,参加亲子自然课程与自然体验活动。海淀公园的无界咖啡馆,则通过举办“自然手作”和“绘本共读会”等活动,为顾客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消费体验。
老字号品牌也在公园商业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北海公园的“漪公子·乾隆的书房”复刻了宫廷茶具,并推出了文创冰箱贴等周边产品。紫竹院公园的紫竹餐厅,则与天福号酱肘子合作,推出了西式比萨等创新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积极响应,北京的公园商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政策破冰到市场响应,从老字号焕新到新品牌崛起,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漫步在北京的各大公园中,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享受到便捷、多样化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