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电力消费领域迎来历史性突破,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用电量达到惊人的10226亿千瓦时,首次跨越万亿千瓦时门槛,稳居世界单月用电量榜首。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这一月度用电量几乎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持平。
在用电大省广东,随着夏季高温的持续,电力需求急剧上升,电网负荷屡破纪录。面对如此巨大的用电压力,广东如何确保供电稳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其背后的策略与智慧,无疑为全国电力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龙头,其用电需求一直位居前列。夏季高温下,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用电量激增。据广东电网统计,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用电负荷便会增加300至500万千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广东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
在电网“主动脉”方面,广东电网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建设力度。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投产多项主网重点工程,显著提升了电网的输电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些工程的实施,确保了电力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高效传输,为广东的用电高峰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配网层面,广东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大规模的配网改造升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配网项目如同广东电力的“毛细血管”,确保了电力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千家万户。
然而,广东的供电稳定并非仅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在绿色转型和智能调度的双重助力下,广东的电力供应更加可靠。近年来,新能源在广东电力供应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截至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7400万千瓦,成为省内主要电源之一。
但新能源的波动性给电力供应带来了挑战。为了有效管理新能源,广东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依托先进的AI调度系统,广东电网公司能够实现对负荷的精准预测,并快速调整电网方式,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这一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能源的潜力,为广东的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广东在这一轮的保电大战中,不仅成功应对了夏季用电高峰的挑战,更为全国电力行业树立了典范。其经验和实践,无疑将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