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从光伏、汽车到电池、餐饮等多个行业,价格战正愈演愈烈,部分行业的价格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价格低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
以餐饮为例,一盘炒草鸡的正常价格通常在一二百元左右,但若价格骤降至四五十元,难免让人对其质量产生质疑。毕竟,按市场价计算,一只四五斤重的草鸡成本就已不菲,如此低价实在难以想象。
外卖行业亦是如此,一杯奶茶仅售一分钱,这样的价格如何盈利?同样,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面临类似困境,一辆成本高达二十多万的车,售价却仅为十万左右,部分品牌甚至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尴尬境地,这显然违背了商业常识。
市场的客观性不容忽视,但其不确定性同样显著,因为人的行为往往充满变数。面对如此局面,企业经营者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华为在创业初期便面临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能够脱颖而出,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策略。
根据《华为基本法》,华为的经营模式可概括为:抓住机遇,通过高研发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再通过大规模市场营销,迅速形成良性循环,获取超额利润。同时,不断优化成熟产品,以驾驭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巩固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华为的成功之道在于四点:一是构建产品、技术和性能的领先优势;二是强化市场营销;三是优化成熟产品;四是巩固市场主导地位。任正非认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这是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基础。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任正非强调要建立内部的确定性。他指出,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企业应从商业生态的高度看待竞争,维护行业利益,促进商业生态的繁荣。
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早期阶段也曾走过弯路。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华为经常被客户拒绝,特别是在与西方大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然而,华为并未放弃,而是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大公司难以顾及的农村市场寻找机会,逐渐发展壮大。
任正非强调,恶战和低价竞争并非长久之计。企业应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动客户,终止低价竞争的错误道路。他认为,同行之间并非冤家,而是可以共存的合作伙伴。只有行业良性发展,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却陷入了“零和博弈”的误区,将同行视为仇敌,试图通过价格战排挤对手。这种狭隘的思维不仅无法成功,反而会导致行业整体的衰退。
任正非指出,同行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的结果应是彼此能力的提升和客户的受益。他强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应该主动维护行业利益,促进商业生态的繁荣。
在华为看来,打价格战是投机主义行为,会破坏市场规则、损害行业利润。华为坚持与友商共存双赢的原则,不扰乱市场,而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获取客户认可。
任正非认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唯一出路就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他强调保持合理的毛利水平的重要性,以避免破坏行业的价值。
在当前阶段,价格战让参与者深受其苦。任正非呼吁企业应避免陷入“囚徒困境”,以合作共赢为前提,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